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明州论坛
人才既要出得去更要回得来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7-07-27 09:38:32  稿源:宁波日报

  范昉

  7月24日,《宁波日报》刊登中共中央关于追授黄大年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这个决定中的一些表述令人动容:“黄大年同志青年时期就立下‘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宏大志向,他常说‘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我的归宿在中国’,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发展融为一体,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他秉持‘祖国的需要就是最高需要’的人生信条,为实现科学强国梦殚精竭虑。”“他倾尽心血为国育才,叮嘱学生‘出去了要回来,出息了要报国’,为国家培养出一批‘出得去、回得来’的优秀科技人才。”字里行间,既充溢着对黄大年爱国之情、报国之志的褒奖,更寄寓着对海外学子的深情呼唤和殷切期待。

  台湾诗人余光中曾经这样吟唱:“那无穷无尽的故国,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她做大陆,壮士登高叫她做九州。”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片特定的土地上生息繁衍,每个人一出生就有了一种群体性归属,与这片土地形成一种难以分割的联系。

  2000年左右,笔者从事人才工作时,无论是国家还是宁波,面临的挑战,首当其冲是人才短缺。在此之前,分别在1978年以后、1992年以后,国家有两次较大的人才输出。出去的学子漂泊在异乡,但仍在用他们所能用的各种方式为祖国服务。因为从当时的人才创业环境来说,国家包括宁波在内的高新技术产业的总量还比较小,集约化程度还不高,对人才的吸附力还不强。像数字图书体系、资讯、仪器设备等条件还不十分发达,而有些研究,离开了高端、前沿技术的支撑,是做不出来的。

  现在的情况与那时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目前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稳步提升,整个世界看好中国的发展。政府在科研方面的支出每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一些实验室也非常尖端。在一定程度上讲,现在我们不缺科研经费,不缺高端仪器设备,缺的是世界一流人才。海外留学人才回归,既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海外人才寻求发展机遇的需要。我们要把这“两种需要”结合起来,储备高端人才,为未来发展布局。

  就此,我们希望更多人才能像黄大年同志那样报效祖国、以身许国,这样的人才是最值得尊敬的。每个人才有他自身发展的需求,就海外留学人才来说,他们从输出到回归有一个过程。他们身上具有一种可贵的共性,就是爱国、怀乡、思归。强大的祖国是他们的后盾和依托,乡情、友情、亲情是他们难以割舍的感情纽带。这种爱国之心、怀乡之情,往往转化为归国之念,而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又强烈地吸引着他们。更重要的是,我们已经建立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开放机制,有一片吸引和留住人才的丰美土壤,这些人才有地方可去,有作用可发挥。比如宁波,这些年来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对人才的吸附作用;大力发展教育,发挥高等院校对人才的“蓄水池”作用;积极引进高层次研究机构,满足人才的创新创业意愿;从导向上和政策上面向企业,发挥企业对人才开发和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极大提高了城市的人才承载能力。

  “这西海岸的月亮,不是我见过的那一轮。它不能让我想起,桂树与玉兔的故事。这里没有嫦娥姐姐,这里的月亮也不甜。在这里我不想举杯相邀,月亮是有国籍的。”这几句话是我写给在美国访学的女儿的。现在她即将学成归来,我希望她好好地报效祖国,为宁波服务。我更希望海外的“黄大年们”学成归来,报效祖国和家乡。

编辑: 郑晓华
 
在筑梦路上,青年人要做有担当的“勇士”
完善的信用档案,加上公开畅通的发布、查询渠道,相当于为预付式消费陷阱加了“盖”,使得消费行为更加理性。
发生在公民之间就文明议题展开公开的对话,对于整个社会表达体系的活络、文明建设的深化和普及,还是有极大建设性的。
政府网站达到了“最多诉一次”的服务标准,政府推行的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才更完整,更彻底,更令民众满意。
惊悉张永祥老人逝世,深切悼念。朋友在微信上说:“怀念张永祥,实际上是在怀念一种今天的宁波尤其需要的拓荒精神”。
也就是说,医托仅仅是前台演员,抓住其背后与之串通的医生及其雇佣医院才是“坚决打击”的上策。
观点集粹(gdjc)
党员干部要做“破难”急先锋
保持“扑下身子”抓落实的定力
观点集粹(gdjc)
磕头拜师,假文化之名行炒作之实
磕头拜师,仪式未必是封建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