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明州论坛
习惯在监督和约束中工作生活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7-12-22 10:11:16  稿源:宁波日报

  一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谆谆善导,提出“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这既是对党员、干部的严格要求,又是对党员、干部的殷切希望,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从严治党的深入和监督制度的不断完善,特别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上承下,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强化监督执纪,扎牢制度笼子,绝大多数党员、干部能够适应并习惯在监督和约束中工作生活。但不可否认,面对日益强化的监督和约束,还有不少人不适应、不习惯,或者说不想适应,不想习惯。

  如有的行政执法部门在执法时,不习惯现场群众的拍照录音录像行为,与群众发生争执、冲突,损害执法部门的形象。其实,执法过程就应该公开透明,在阳光下进行。只要执法有据,程序规范,只要旁观群众的行为没有妨碍执法,录音录像又有什么可怕的呢?有的不习惯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漏报瞒报应报事项。近闻有个部门领导因未向组织报告一位直系亲属在自己管辖的系统企业里任重要职务,结果影响了提拔使用,并被调离原领导岗位。还有的不习惯工作上的种种监督与约束,担心出事,害怕担责。于是工作上缩手缩脚,不敢干不敢管,由过去的“乱作为”,变成了“不作为”,由过去的“管卡要”,变成了“推拖绕”……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为什么会不习惯呢?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其一,过去形成了一些不良风气,积习成弊,积习成惯,而习惯一旦形成,往往具有很强的惯性。如有的党员领导干部习惯于享受,生活奢靡,坐好车、喝好酒;习惯于唯我独尊、搞一言堂、家长制;习惯于亲亲疏疏、团团伙伙,搞圈子文化;习惯于做表面文章、政绩工程、形式主义……从严治党、严格监督一来,公款不能随便用了,好车不能随便坐了,办公室变小了,过去能办的事不能办了。于是对新的制度、新的规定、新的要求就不习惯、不适应了。

  其二,等待、观望,怀念过去的“好日子”,回避、逃避监督和约束。有的人虽然不敢公开顶风作案,但想方设法改头换面,违规违纪行为从地上潜入地下。如迎来送往、大吃大喝不行了,于是违规公款吃喝转入内部食堂、企业会所等隐蔽场所。本单位财务支付不行了,就改由下属单位、相关利益单位、管理服务对象掏腰包。最近,新华社发文指出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十方面新表现,这些现象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为此强调指出:“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可见,党员、干部要习惯在监督和约束中工作生活,任重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

  要使各级党员、干部真正习惯在监督和约束中工作生活,笔者认为,一方面要靠制度、靠纪律。制定完善制度,用制度规范干部的行为。党的十九大结束不到两个月来,已经出台了不少新规定、新制度。如《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中国共产党党务公开条例(试行)》《关于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指导意见》《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办法》《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等。可以肯定,党的各项制度将越来越完善,党的监督与约束将越来越严格,谁不遵循,就要受到党纪党规的惩处;谁不习惯,就“请”他离开原来的岗位。另一方面,靠养成、靠坚持。每一个党员、干部应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模范遵守党的各项规章制度,守住底线,不碰红线,坚持不懈。有人习惯于勤俭节约,从不浪费一粒食、一滴水、一度电,是因为他多年养成,形成习惯。有人习惯于读书学习,是因为对读书有兴趣有爱好,一天不读就别扭。坚持成习惯,习惯成自然。

  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只要心中有党、心中有人民,对工作生活中的监督和约束就一定能从不适应到适应,从不习惯到习惯。

编辑: 郑晓华
 
“环保冲击实体经济”!吓唬谁呢?
让列入名单的高校居安思危,让未能入选的高校看到方向与希望,真正激活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池春水。
相关征收机关也应当亲自出面,究竟是如何拆迁的、到底补偿了多少等问题,给其他拆迁户一个交代,也给公众一个说法。
发展租赁住房,具有平抑租金、房价乃至地价,促进楼市租售结构走向合理等多重意义。但也要汲取过去的某些教训。
在筑梦的路上,青年人要做有担当的“勇士”,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做成功,便汇集了做大事的“能量”。
观点集粹(gdjc)
吐槽“家庭医生” 是个善意提醒
家庭医生应先求“医”再求“数”
观点集粹(gdjc)
守住“幼有所育”的底线
携程亲子园虐童,追责必须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