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甬城晨笔
信息被“误读”源于“正读”滞后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8-03-05 10:08:56  稿源:宁波日报

  奚旭初

  近日关于“驾照销分新规”的网传文章称:3月1日后,不绑定备案就不能处理非本人名下车辆的违章。各地交警服务厅因而挤爆。交警部门提醒,新规被车主“误读”了(2月28日央视新闻)。

  这个“误读”,堪称面广量大的“集体误读”。从媒体报道看,从珠海到成都,从南京到长沙……各地交警服务大厅莫不人头攒动。面对“误读”,交警部门推出了“正读”:这是在原有可以处理本人名下机动车交通违法的基础上,新增了自助处理非本人名下机动车交通违法的功能。3月1日后仍按现有规定处理,车主不必提前集中办理。“正读”一出,“误读”即除,各服务大厅也恢复了正常秩序。尽管这是一场虚惊,却令人反思。

  “误读”之说难以让人信服。一群人可能“误读”,一个地方的人可能“误读”,但不可能东西南北各地的人同时集体“误读”。事实是,在交警部门推出“正读”之前,人们面对那个“网传文章”只能得出“误读”的结论,因为它语焉不详,没有“正读”中的详细说明。问题更在于,2月24日有关部门的文件中也缺少明晰确切的表述。显然,人们“误读”是因为没有“正读”,本该在先的“正读”姗姗来迟,大家只能误将“误读”当“正读”。

  这个“误读”之误,再次反映了一些政务信息发布中的失范现象。自从国家以立法形式规定政务信息公开以后,政务信息公开从以前的“不公开也无妨”的自由裁量状态,变成了“不公开不行”的制度化约束。而“不公开不行”的真正内涵,就是第一时间、准确真实、公开透明地发布信息。明明是政务信息,却成了“网传文章”,这是失范;明明必须完整发布的,却丢三落四,这是失范;明明应当“正读”的,却让人“误读”再“正读”,这是失范。政务信息公开不能打补丁,这不仅是政府部门维护公信力的需要,也是执政能力的体现。

编辑: 郑晓华
 
用大数据“杀熟”是对大数据的背叛
原作过于出色,观众早已确立自己的审美意象,这种先入为主的主观判断,很容易直接成为评判续集的标准。
要想证明“水煮驴皮”究竟有无价值、有什么价值、有多大价值,想必不是什么太大的难事,不该成了扯不清楚的“狗扯驴皮”。
我们已经有过海外军舰撤侨的应急成功经验,我们完全有能力疏散滞留海口的全国游客,也有能力把海南的万元出港机票价格降下来。
一些污染企业,不思整改,一遇环保动真格,就撒泼耍赖,威胁撤资关厂,以停工戕害实体经济发展为由,要挟环保部门。
观点集粹(gdjc)
科技争投之我见:应围绕互联网产业厚植打造
服务争效,加快创造群众满意的良好环境
观点集粹(gdjc)
新时代当有新风尚
说说“新瓶与新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