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辣评原创
无人车,迎着风险也得上路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8-03-22 09:52:13  稿源:现代金报

  邓海建

  继去年12月北京出台中国首个自动驾驶路测规定之后,上海、重庆、深圳等地相继发布相关政策,对自动驾驶汽车上路测试进行规范,保障公众交通安全。其中,深圳出台的文件尚在征求意见阶段。

  2018年全国两会上,科技感爆棚的“无人车”成为热词之一。不过,一边是“科技感动生活”,一边是“新晋马路杀手”:勃兴期的自动驾驶汽车,显然难逃科技与伦理的悖论。

  更何况,最近Uber的一辆自动驾驶汽车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发生交通事故,尽管这不是自动驾驶汽车的首次致死事故,却是导致行人死亡的第一起事故。事发后,世界舆论哗然,各大车企亦纷纷表态,比如丰田硅谷研究院就下令暂停了在美国公共道路进行的自动驾驶测试。

  人命关天,审慎为先。这个原则总是颠扑不破的。千百年来,技术迭代所累进的社会风险,成为保守主义诟病文明进程的铿锵理由。尤其在这个风险社会,激进主义甚至希望人类退回“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始社会。只是,就像汽车上路必然带来交通事故的概率一样,无人车的技术再发达、再精密,恐怕仍会给危险的道路秩序添点堵。但是,相较于科技的便利性与可控性,没有人当真因噎废食地把无人车禁了。就像美国亚利桑那州官员表态的,“不会因为Uber事故约束无人车发展”。

  这个态度,足够理性。背后蕴含着三个基本价值认知:第一,对待无人车这样的新事物,鼓励是基本的取向。就像网友说的,“别把无人车当神,也别说无人车故意撞死人”。全世界的交通事故,基本是无解的,在马车驴车年代,都属于概率事件。第二,靠技术的谨慎解决概率风险。火车、飞机、汽车……都经历过“高风险”的发展阶段,没有这个阶段的经验积累,就不会进入稳固的安全状态。没人能一口气吃成胖子,无人车的发展与成熟,必须跨越蹒跚学步的复杂阶段。此外,作为风口行业和领域,谁落后谁必然挨打。“无人机”的历史,就是很好的一面镜子。

  前些日子,李彦宏乐观预估,说“再有三五年,人人都能坐着无人车上五环”。这话或许有点夸张,但下面这组数据仍叫人怦然心动:据麦肯锡预测,到2025年无人驾驶汽车可产生2000亿~1.9万亿美元的产值。市场研究公司IHS预测,2035年无人驾驶车每年销量可达480万辆。同时,腾讯研究院在一份报告中也提到,全球市场对AI专家的需求人数已达到百万量级。很显然,无人车上路,解放的不仅仅是司机的双手。它带来的变革,将会产生深远的涟漪效应。

  从实验室到上路,无人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长远而言,“吃着火锅唱着歌”的无人车,迟早要成为人类生活的寻常即景。好在上海、重庆、深圳等地相继发布相关政策,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中国的无人车,千万别重蹈网约车的覆辙,更别在自我掣肘中靡费时间,劈开利益阻隔、迎着风险上路。

编辑: 郑晓华
 
服务争效贵在“效”
强调政府学校责任担当与发挥社会力量并不矛盾。事实是,有时政府和学校“增负”,恰恰是家长和学生减负的前提。
乍一看,这种做法未免“撕破脸”,有违邻里和睦之道,但反过来讲,歪打也可能打对地方,下策也可以翻转成上策。
原作过于出色,观众早已确立自己的审美意象,这种先入为主的主观判断,很容易直接成为评判续集的标准。
要想证明“水煮驴皮”究竟有无价值、有什么价值、有多大价值,想必不是什么太大的难事,不该成了扯不清楚的“狗扯驴皮”。
观点集粹(gdjc)
科技争投之我见:应围绕互联网产业厚植打造
服务争效,加快创造群众满意的良好环境
观点集粹(gdjc)
新时代当有新风尚
说说“新瓶与新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