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辣评原创
救生衣不救生,问题出在哪儿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8-07-09 14:50:02  稿源: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郑建钢

  普吉岛倾覆事件志愿者群里几乎一夜未眠,在紧张地协调支援之外,有人提出了一个看似很平常的问题:出事海域发现的遇难者遗体部分是穿着救生衣的,为什么穿了救生衣却未能生还?遇上船难时,救生衣到底有没有用?(7月8日《钱江晚报》)

  “我仔细看了现场照片和影像,发现绝大部分人没有系救生衣裆部的两根安全扣,有的救生衣甚至没有这两根系带,这样的救生衣穿了跟没穿一样。”甘肃宕昌红十字赈济救援队队员赵亮明的发言引起了很多有类似经验者的认同。令人遗憾的是,去过很多次普吉的赵亮明发现,还没碰到过游艇工作人员主动提醒或教导游客正确穿戴救生衣的。“穿救生衣好像仅仅是一种形式,工作人员和游客都不怎么注意。”

  赵亮明曾在倾覆事件事发海域做过救生衣跳海实验,穿的就是此次事故中遇难者穿着的同款救生衣。在跳入海中的瞬间,救生衣迅速浮起,顺着身体卡在了颈部,导致呼吸困难,而此时身体还在下沉……救生衣不但不救生,反而成了妨碍,个中缘由令人深省。

  普吉岛游船倾覆事件导致40多人遇难,是天灾加人祸造成的,涉事船只不顾警告擅自出海无疑是罪魁祸首。然而,假如所有乘客都能够按照规范正确穿戴救生衣,原本还是很有可能挽救相当多乘客的生命。人命关天,容不得半点的疏忽和侥幸。而一旦突发灾难,大祸临头,惊慌失措之下,再想要抓牢“救命稻草”,很可能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比如要正确穿好救生衣,就算是熟手也得花上一两分钟,等到人掉进了无边无际的大海里,再想把它按照规定穿好,根本来不及,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悲剧的发生却再也没有机会去弥补过失了。

  救生衣不救生反而成了妨碍,令人唏嘘,更令人深思。现实中,确实有许多人像那些游艇工作人员或者游客一样,没有把正确穿戴好必要的救护设备当成安全出行的大事,甚至连例行公事都懒得做到位,思想上麻痹大意,行动上嫌麻烦,这就如同很多人开车不想系安全带、上建筑工地不愿意带安全帽一样,一旦养成了坏习惯,往往就此埋下了安全的隐患。细节决定成败,小小的麻痹恰恰是安全的大忌,一不小心就会铸成大错,导致灾难性后果的发生。普吉岛游船倾覆事件遇难者穿了救生衣却未能救生,就是前车之鉴。

  安全重于泰山,不能光是停留在口头上说说而已,而是要实实在在落实在行动上,踏踏实实地按照规范要求做好。要让救生衣能够“救生”,思想上首先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决不能等闲视之。在事故易发区域,一定要树立必要的警觉,事先考虑好万一出现突发事件的应急对策,并且在防范上下功夫,认真做好自我保护,这样,就算发生事故,也能够从容脱身,大大提高生存几率。但愿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沉痛的教训,能够引起公众的高度警觉,决不能让同样的悲剧再次重演。

编辑: 郑晓华
 
外卖平台上演“三国杀”没有真正赢家
唯有直面痼疾、主动担责、攻坚克难,才是对人民群众最好的回应,也才能不断地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所谓用户“需求”与“内涵段子”导向失守、互为因果。“内涵段子”被责令关停,可以说是毁在了一味迎合的媚俗化倾向上。
文物管理部门应该提出文物出国展览对场馆的基本的设施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这种展出就要明令禁止。
这种办法无疑更加符合“共享经济”的本质,同时也体现了机关包容开放、与民以便利的意识,值得全国其他城市借鉴、学习。
有必要对政策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判,并提前加以预防。这样好的政策才不会在执行中扭曲走样,以至于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观点集粹(gdjc)
水价不低于成本 但要警惕成本“注水”
有多少水费其实是“空气费”
观点集粹(gdjc)
个税修法多个“首次”契合民意
个税修法,向减负与公平迈出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