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明州论坛
近视率纳入政府考核倒逼教育减负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8-08-08 09:53:10  稿源:宁波日报

  俞洲

  为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起草《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目前正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严禁地方政府单纯以学生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8月4日《中国教育报》)。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已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据近日发布的首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披露,我国学生视力不良问题突出,四年级、八年级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36.5%和65.3%。而世界卫生组织2017年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我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接近全国总人口数的一半;儿童青少年近视率高居世界第一,远远超过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之下,我市青少年近视问题尤显突出,2014年宁波市7岁至19岁学生体质监测结果显示,学生近视发生率为90.5%,较五年前上升28.5%。这些堪称夸张的数据令人震惊,关注学生健康、降低近视患病率正逐渐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固然与营养偏差、基因遗传、智能手机和电脑的普及乃至家长对子女学业的非理性关注等密切相关,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小学生课内外学业负担过重,导致孩子户外活动时间过少、用眼过度。尽管“素质教育”人们耳熟能详,“教育减负”也喊得震天响,但不少地方实施的教育评价机制,依然把学业成绩和中高考升学率列为评价学校和教师工作绩效的主要指标,而很少关注包括近视率在内的学生体质健康问题。于是,在“应试教育”依然大行其道、学科质量“军备竞赛”愈演愈烈的现实背景下,重文化课教育、轻体育健康便成为学校和教师的无奈选择。题海战术的盛行和作业练习密度及难度的提升,无形中使体育锻炼边缘化,也大大缩减了孩子们的休息和睡眠时间,“只闻朝夕读书声,难见操场健身郎”成为中小学生的真实写照。

  将近视率纳入政绩考核,具有鲜明的导向意义。儿童青少年近视率过高问题引起国家层面的重视,表明它作为严重损害儿童青少年健康的重要因素,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严峻问题。相较于过往柔性的“倡导”和“温馨建议”,将近视乃至儿童青少年健康问题作为一个重要指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无疑将强化政府在儿童青少年视力保卫战中的主体责任,促使其通过优化评价体系、细化考核手段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治理举措,倒逼地方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减负工作的强力推进。各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势必会更快更好地转变教育发展理念,杜绝以牺牲学生健康为代价追求升学率的现象。通过改革教育评价机制,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增设体育锻炼和综合实践课程,增加学生户外活动时间,使近视防控不再是一句空洞口号,而成为实实在在的政绩。

  将近视率纳入政绩考核,需要社会和家庭的积极反思和互动参与。需要指出,儿童青少年之所以户外活动时间过少、用眼过度,学业负担过重,单纯将板子打在教育部门和学校身上未必合理。在“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今天,许多家长在孩子身上额外增加了很多学业负担,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象屡见不鲜。不少父母逼迫孩子加大学习强度、提高学习频率,在放学之后和假期之中还把孩子直接送进培训班、兴趣班,孩子很少有时间通过户外活动放松身心。实施方案无疑给不断攀比的家长注入了一针“清醒剂”,引导广大家长深刻反思家教误区,确立科学健康的家教理念,以豁达的心态摆脱过度的“竞争焦虑”,积极配合学生减负工作,从而与政府部门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

  预防儿童青少年学生近视,政府部门、学校和家长需要“远视”。只有把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放在首位,明晰责任,多措并举,对症下药,把教育减负工作做实、做细、做优,才能有效构建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防控机制,从源头上扭转近视率不断攀升、愈演愈烈的趋势。

编辑: 郑晓华
 
激活特定问题调查,人大监督大有可为
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势必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让越来越多的老人们接受进而主动办理婚前财产公证。
删除“不顾个人安危”条款是对生命的敬畏,既肯定大义凛然、不怕流血牺牲的见义勇为,更鼓励、倡导科学、合法、正当的见义智为。
在当地“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的神操作下,这座标志性的大桥却早早承担了不属于自己的重负。
除了人均可支配收入,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之间的贫富差距也应该被给予高度重视。
不是讨价还价,而是孱弱的公民只身面对强大的公权力机关,希望能在权利遭到侵害之后,获得一些“难以弥补”的弥补。
观点集粹(gdjc)
如此团购房 法律不买账
单位团购住房,警惕隐性权力腐败
观点集粹(gdjc)
该感谢奋斗而不是贫穷
寒门女孩考上北大“感谢贫穷”,别误读这份“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