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时评·媒体观点
传统文化不能 “再无下回分解”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8-09-14 10:30:04  稿源:宁波日报

  毛建国

  9月11日,一个悲伤的消息传来:著名评书艺术家单田芳先生于当天下午3点30分因病在中日友好医院去世,享年84岁。单田芳先生博采众长,勇于创新,探索前人不敢涉足的评书题材,形成了独特的“单式风格”。他是一代人的成长记忆(9月12日《北京青年报》)。

  单田芳先生在一段评书结束时,喜欢讲“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人们也以再无“且听下回分解”来哀叹先生的离去。哀叹“再无下回分解”,传递的是对先生的敬意,也有对传统文化的隐忧。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单田芳先生最火的年代。今天任何一个流量明星,都不可能与他当初相提并论。那个时候,最流行的是收音机。打开小“匣子”,就是一段美好时光。这是一种娱乐,也是一种熏陶。单先生讲过很多英雄故事,这些英雄人物及其侠义精神,引导和培塑着听众的人生观、价值观。

  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很难也不应该要求人们过“一个匣子听半天”的生活。可是,传统文化的式微,还是让人痛心。特别是一些优秀传统文化,如果“再无下回分解”,将是一代人的责任。

  回到历史的河流中去,当年单田芳先生评书的流行,与相对贫乏的时代有关,但也不能忽视和否认评书这门艺术本身的吸引力,以及单田芳等艺术家对艺术本身的追求。单田芳是“门里出身”,天赋好,而且特别勤奋,喜欢钻研,他保存、复制、修缮、增补、改造了许多传统评书,还创造性地提出要讲“红色故事”。家学、天资、用功,成就了一个传奇。他传承与发扬了评书,而评书这门艺术也没有亏待他。不仅是单田芳先生,“评书四大家”中的其他三位——袁阔成、刘兰芳、田连元,何尝不是如此?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时代在改变,像评书之类的传统曲艺形式,想要一直保持过去的风光,既不可能,也没必要。关键是,那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应该在“沉默中沉没”。不要说现在的年轻人就只喜欢抖音、快手,传统文化本身也有宣传、普及、与时俱进的问题。一段时期以来,随着一些听书软件的出现,“声音读物”慢慢流行起来。现在,不少孩子也开始用手机听故事。单先生也是一个很“潮”的人,他认为评书艺术应当与时俱进,不仅要创新说书内容,而且还要运用新的媒体传播手段。

  “酒好也怕巷子深”,传统文化也是这样。我们要有文化自信,要看到确实存在一些“好酒”;要有文化自觉,要努力让“好酒”的香味飘到巷子外去;要有文化智慧,做出适应时代的“好酒”,艺术地让“好酒”为更多人接受。单田芳先生曾经讲过,行业的不景气,“不只是年轻演员有问题,中老年演员也有问题。下功夫不够,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这很值得思考。近年来,一些传统文化内塑品质外树形象,通过创新吸引了不少年轻受众,很值得借鉴。

  传统文化不能“再无下回分解”。“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不仅是特定时代造成的,与单先生本人的努力,与评书本身的魅力,也有很大关系。让传统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这才是对“单先生们”的最好怀念。

编辑: 郑晓华
 
激活特定问题调查,人大监督大有可为
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势必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让越来越多的老人们接受进而主动办理婚前财产公证。
删除“不顾个人安危”条款是对生命的敬畏,既肯定大义凛然、不怕流血牺牲的见义勇为,更鼓励、倡导科学、合法、正当的见义智为。
在当地“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的神操作下,这座标志性的大桥却早早承担了不属于自己的重负。
除了人均可支配收入,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之间的贫富差距也应该被给予高度重视。
不是讨价还价,而是孱弱的公民只身面对强大的公权力机关,希望能在权利遭到侵害之后,获得一些“难以弥补”的弥补。
观点集粹(gdjc)
“正当防卫忧虑”需以严肃的司法流程回应
宝马男砍人又被砍,此事不应被喝彩
观点集粹(gdjc)
滴滴须找回社会责任与人文关怀
滴滴事件能否成为平台创新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