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辣评原创
“抄袭零分”不应该成为争议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8-09-17 14:19:53  稿源: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木须虫

  这两天,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教授苏湛“火了”,起因是他用文言文写了一封成绩公告。苏教授在公告中写道:“凡今抄袭者,一经查实,不问考勤,皆黜落。”而他“黜落”的方式是,给22位期末作品涉嫌抄袭的学生直接打了0分。苏教授的“严格”在网上引发讨论。不少网友都对老师坚持原则的态度表示支持,但也有人认为,一门选修课而已,直接给0分是否太过较真?(9月16日《北京青年报》)

  学生期末作品抄袭,首先是失信行为,尽管不是牟利式的侵权,但本质却是用欺骗手段获得学分;其次违背了教育的基本意义,选择修习一本课程,并不只是为了获得学分,而为了掌握相关知识,培养视野、思维和能力,是锻炼成材的过程。不管为了维护诚信道德的底线,还是为了对学生成长成材负责,抄袭都应是高校学风的禁区,予以“零容忍”。道理很简单却富于争议,而且教授的“严苛”还意外地“火了”,恐怕这比“抄袭零分”本身更值得思考。

  “抄袭被判零分”在学校引起莫名惊诧,其实也一定程度暗合了高校对抄袭、“拿来主义”容忍司空见惯的氛围。连苏湛教授自己也表示,没有想到抄袭程度会这么严重,经比对发现22名学生涉嫌抄袭,不是个别现象。山寨现象近此年来颇受诟病,“山寨”一直被视为创新能力缺乏的佐证,其实理性来看,真正缺乏的不是创新能力,而是创新的理念与创新的精神。大学应当是培养创新思维与氛围的摇篮,而令人遗憾的是,近些年高校包括学术造假、学生毕业论文抄袭、买卖的现象屡有报道,从一个角度折射出高校学术与学风与重视与鼓励创新所格格不入。默认甚至放任学业抄袭,影响不只是学生的学业,更深层次还是放纵了学生投机取巧、不公平竞争的错误观念,贻害终生,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大忌。

  “抄袭被判零分”所引起的莫名惊诧,还从一侧面映衬出“较真”的稀缺,甚至不乏为苏湛教授捏把汗的担忧。教授严苛可能让自己的课程得不到学生的选择,从此被学生所冷落,但是并不意味着教授可以用原则作交易,对选修课的抄袭等作假行为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教授对学生抄袭“零容忍”,只是教授个性的选择,这样的现状很难说是正常的。

  “抄袭被判零分”所引起的莫名惊诧,也放大了学生学业态度的偏差。相比专业课,公选课学生抄袭的情况更加严重也更加普遍,不少学生都抱着“水”过去就算了的态度。很明显,这也是相当多学生大学混学分、混文凭思维的缩影。也正因为如此,往往“水课”以及教授要求更宽松的课程,更容易受到学生欢迎。显然这也是一种畸形的氛围。

  “抄袭零分”不应是常识争议,而应是高校教育铁的规则。一方面,高校需强化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业的诚信约束,确立作假、作弊不可逾越的底线;另一方面,高校更需要加快人才培养制度机制改革,改变大学“严进宽出”的环境,“严进”还得“严出”,彻底消除“混文凭”的土壤,调动学生愿学、真学的积极性,引导和培养创新理念、思维以及氛围。

编辑: 郑晓华
 
激活特定问题调查,人大监督大有可为
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势必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让越来越多的老人们接受进而主动办理婚前财产公证。
删除“不顾个人安危”条款是对生命的敬畏,既肯定大义凛然、不怕流血牺牲的见义勇为,更鼓励、倡导科学、合法、正当的见义智为。
在当地“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的神操作下,这座标志性的大桥却早早承担了不属于自己的重负。
除了人均可支配收入,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之间的贫富差距也应该被给予高度重视。
不是讨价还价,而是孱弱的公民只身面对强大的公权力机关,希望能在权利遭到侵害之后,获得一些“难以弥补”的弥补。
观点集粹(gdjc)
“正当防卫忧虑”需以严肃的司法流程回应
宝马男砍人又被砍,此事不应被喝彩
观点集粹(gdjc)
滴滴须找回社会责任与人文关怀
滴滴事件能否成为平台创新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