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时评·媒体观点
看待招录还是少些“唯学历”心态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8-09-21 09:58:28  稿源:宁波日报

  木须虫

  9月17日,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在公司官网贴出2018年度拟接收毕业生情况公示,共11人,其中前10位分别来自北大、清华、人大,学历不是硕士就是博士,只有第十一人是来自绍兴文理学院的一位姓王的女生,学历为本科。由此,王同学被认为“与众不同”,引发大家关注,当然也不乏质疑声,称是“萝卜招聘”(9月20日《钱江晚报》)。

  “中投”这份录用名单,只有本科学历且非名校毕业的王同学,与多位名校的硕士、博士有不小的落差,也正是这个落差,引发了“萝卜招聘”的质疑。是不是“萝卜招聘”,还待有关方面澄清,姑且不论。而对此落差动辄质疑,似乎低学历高攀了名企大公司,很明显,这是“唯学历”心态作祟,甚至是有意无意的学历歧视。

  学历不代表能力,能力是综合的、多方面的,学历只能证明学生接受过教育的水平和基本的专业专长,是用人的参考条件之一。招人用人,关键还是因岗选需,找到满足岗位职责的合适人才,能力不够的不能胜任,能力“超配”的属于浪费人才。比如,被质疑的王同学,所应聘的是行政文秘岗位,招聘只要求大专或者本科学历。“中投”相关人员表示,该岗位流动性大,言下之意,录用了高学历的人才,干不了多久就走反而不利于工作的连续。

  现实中,受到出身论根深蒂固的影响,按学历识人、评价人才具有强大的惯性,这与以成绩好坏论英雄的“状元”、名校情结如出一辙。但在社会多元、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人才“是骡子是马”,还得拉出来遛遛,接受市场的检验。与人们的观念相比,市场是理性的,企业对人才的判断,是能否给发展注入能量、创造效益,而不再只是认装饰门面的各种名头。近些年来,一些知名企业宁招中专生不用本科生就是例证。

  与市场的理性不同,在教育层面,学历与学位、名校与普校、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分层金字塔式的教育观与人才观并未彻底松动。这类错位的教育观、人才观,催生了名校情结、教育焦虑,制造了低学历学生莫名的挫败感以及高学历学生盲目的优越感,加剧了社会的“唯学历”心理而弱化了能力素质的培养。

  不但教育要淡化“唯学历”的价值导向,每位社会成员也有必要淡化“唯学历”判断人才的观念。看待招录事宜更应如此。一些大公司不唯学历、不唯名校,因岗位需要择能而用,给了非名校出身的毕业生以机会,其实是幸事一件。如果这样的大公司、大企业多了,非名校与名校学生录用“同框”成为寻常风景,让每个职业能因能力而非学历而自信,毫无疑问,这更能激发社会向上的力量,让更多人通过努力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社会的发展将更具活力。

编辑: 郑晓华
 
激活特定问题调查,人大监督大有可为
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势必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让越来越多的老人们接受进而主动办理婚前财产公证。
删除“不顾个人安危”条款是对生命的敬畏,既肯定大义凛然、不怕流血牺牲的见义勇为,更鼓励、倡导科学、合法、正当的见义智为。
在当地“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的神操作下,这座标志性的大桥却早早承担了不属于自己的重负。
除了人均可支配收入,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之间的贫富差距也应该被给予高度重视。
不是讨价还价,而是孱弱的公民只身面对强大的公权力机关,希望能在权利遭到侵害之后,获得一些“难以弥补”的弥补。
观点集粹(gdjc)
“正当防卫忧虑”需以严肃的司法流程回应
宝马男砍人又被砍,此事不应被喝彩
观点集粹(gdjc)
滴滴须找回社会责任与人文关怀
滴滴事件能否成为平台创新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