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辣评原创  >  特邀专栏  >  易其洋文集
积聚人才要“急行军” 更要打好“持久战”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9-01-03 13:47: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易其洋

  2018年宁波人才工作成绩,经“甬派”报道后,引起广泛关注——一年来,宁波新引进9名海内外全职院士,甬籍院士全职回归实现零的突破;“国千”重点推荐人选17人,创近年新高;“国千”“国万”等领军人才155人,均实现翻番增长,其中新引进领军人才数将居全省首位;从一年前人才净流入率长期在全国城市20名以外徘徊,到2018年人才净流入率达9.17%,居全国城市第2位……

  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对于宁波来说,承认与兄弟城市深圳、与近邻杭州等存在差距的时候,首先应该承认的是人才差距。就像杭州,这几年,创新风潮涌动,多种“机遇”加身,让其美誉度越来越高,对人才的吸引力越来越强,去年起人才净流入率居全国第一,成为全球顶级人才“收割机”。

  与别人有差距很可怕,更可怕的是,无视差距,或者虽知差距所在,却不能“对症下药”,眼睁睁地看着别人“一骑绝尘”而自怨自艾。“你不理才,才不理你”,一座城市,没有真正吸引人才的东西,或者对待人才“不冷不热”,人才不可能纷至沓来;就算来了,受不到应有重视,做起事来不顺手不顺心,一旦听说“另有天地”,一些人才也会选择离开。人才净流入率,就是衡量一个地方能不能吸引人才、能不能留住人才的重要指标。宁波的人才净流入率,从长期落后到去年跃居全国城市第2位,这在人才争夺战“硝烟四起”的当下,是个了不起的进步。

  正像“甬派”报道所说,宁波有如此“引才硕果”,是密集出台一系列“引才新政”后,引才工作“衔枚疾行”的结果。但不能不说,充分认识到人才的极端重要性,是推动人才工作突破式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去年1月10日,宁波首次就“书记抓人才”工作开展专项述职评议,10个区县(市)以及市科技局、市人社局的12名党委(党组)书记“一把手”现场述职,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25家成员单位书面述职。这样的“首次”,足见宁波对人才的重视度和紧迫感。自那时起,宁波引才“快马加鞭未下鞍”,创造了“宁波速度”,壮大了“宁波声势”,也留下了不少“宁波故事”。

  引进人才,考验的是一座城市的人才政策、产业基础、服务质量等构成的人才生态。一座城市的人才生态越好,对人才的吸引力就越大,“人尽其才”的可能性就越高。而人才,既是人才生态的受益者,更是人才生态的重要塑造者。人才、技术、项目、产业,大多是有关联性的,或是相互“配套”的,就像一条产业链,要件越全,大家做起事来就越顺畅,效率就越高,成本也就越低。就是说,人才的引进和培育,越是起始阶段,难度越大。人才多了,就会形成“示范效应”“集聚效应”,吸引更多人才慕名而来。人才一旦“成林”,人才生态就容易得到优化提升,形成良性循环。

  引进人才,积聚人才,旨在积聚创业创新的活力和动力。人才来了,最关心的无非“两件事”,一是生活上无“后顾之忧”,二是工作上能“如鱼得水”。能够吸引人才,让人才埋头于创业创新,政府就当完善和优化服务环境,让人才不用在生活琐事上耗费太多精力。一种认识需要纠正:对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的“周到服务”是不应该的。就高端人才创造的价值和对社会的贡献而言,让他们生活“轻松方便”一点,是应该的,也是会造福所有人的。

  所有的创新,是对“不可能”“没有过”的突破,需要人才长时间的“沉浸式”投入。人才引进来了,让他们创业创新,一则,要尊重人才成长和科研创新规律,别总是用一些事务性考核,把人才弄成“表哥”“表叔”,白白浪费他们的时间和精力;要盼着人才早出成果、出大成果,应有“成功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不被片面的“政绩观”所绑架,急于求成,逼得人才无所适从。

  再则,人才创业创新需要什么服务,政府部门就要想方设法提供什么服务,而不是“照本宣科”“供需错位”。上海浦东的一个事例,可为参照。智能驾驶是创新热点,可上海一家高科技企业想把“智能驾驶”写进企业名称时,犯了难。因为工商部门的核名系统中,“行业表述”一项只有较宽泛的“智能科技”,没有“智能驾驶”选项。了解企业需求后,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积极协调沟通,帮企业把“智能驾驶”这一新兴行业表述放入企业名称,也为此类公司的设立开了先例。

  2018年,宁波的人才工作“浓墨重彩”。但还是应该承认,与同类城市相比、与先进地区相比,宁波人才优势不太明显、创新型科技人才结构性不足矛盾突出的问题依然存在。人才来了,我们该如何服务好人才,不断优化人才生态,让人才不断“冒出来”,打响“人才高地”的牌子,尤其需要努力。一句话,吸引人才,形势紧迫,我们需要“急行军”;积聚人才,任重道远,我们要打好“持久战”。

编辑:郑晓华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大家谈专题
· 从任达华被刺案,反思公共安全漏洞
· 由收费员的“职业假笑”反思“微笑服务”
· 医保药店保健品被“一刀切”有懒政之嫌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美小护”的行为让我们有理由乐观,让我们看到,这个社会友善可能被压抑,但永远不会灭绝,友善就是“互害型社会”的解药。
辣评(lp)--稿件模板
    不能把个别问题的责任强加到这个群体的每一个人身上,更不能任由网络奇葩评论再次伤害医生群体,这样很不公平。
辣评(lp)--稿件模板
    我们争论的焦点并非集中在这个座位的归属权,而是人是否应当追求某种崇高。
观点集粹(gdjc)
是该给“强制推行ETC”亮红灯了
银行有义务为ETC卡用户扎紧安全的篱笆
观点集粹(gdjc)
“减掉与教育教学无关事项”是必要纠偏
减负,让广大教师“轻装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