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辣评原创
从沪上新规看垃圾分类持久战关键点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9-04-17 09:54: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斯涵涵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于7月1日起施行,“定时定点”扔垃圾、清运车辆干湿 分离……垃圾分类正逐渐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新时尚”。半月谈记者在上海率先开展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闵行区江川路街道调查发现,尽管这项工作已稳步推进, 且形成了垃圾分类大数据分析系统,但部分居民及商户自觉性不足、回收硬件有待提升、两网融合中转站下游对接难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了垃圾分类的实际效果。(4月16日半月谈)

  垃圾分类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的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是一项保护环境、促进资源再生、利国利民的科学管理方法。经过这么多年的宣传实践,垃圾分类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然而真正实施起来还是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难题。

  上海开展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实践中的窘状颇具代表性、普遍性。一是居民尚未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由于部分地带并未实行“定时定点”扔垃圾,部分居民不懂得、 不理会或嫌麻烦,为了避免“撤桶后”无处扔垃圾,甚至出现带垃圾上班,深夜倾倒于街面的情况;二是目前垃圾分类的“软硬件”配套不健全,垃圾厢房选址困难、个别湿垃圾清运车辆密封性不高,造成“一路开一路滴”的路面二次污染现象,让垃圾分类的前期工作失效;三是违规处罚力度不够、奖励制度缺乏对年轻人的吸引力等,都影响了垃圾分类的逐步推进。

  日本的垃圾分类工作成绩卓著,世界闻名,被誉为标杆。其基本点在于:首先有强有力的法规约束,例如仅关于如何分类处理的、非常详细的《分类手册》就有厚厚的 几大本,让居民照章办事,乱扔垃圾者,将接受严厉处罚;其次有严格程序、高科技手段作保障。笔者朋友初到日本时,不会垃圾分类,也是像这样,想悄悄扔到街上,但因为居民的垃圾袋上有各自的识别标志,结果第二天那包垃圾原封不动地放回到公寓门口,朋友大惊失色,赶紧拿起手册学习并求助他人,按照要求进行分类;再就是日本政府多年以来从国民教育、法治、征信、技术各个层面,持之以恒、衔接紧密地推进此项工作,因此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到耄耋老者,随身携带垃圾 袋、不乱扔废弃物成为民众的生活习惯,“日本球迷走后看台上干干净净”的新闻屡见不鲜。

  相比较而言,上海实施的“定时定点”扔垃圾、清运车辆干湿分离……都还是垃圾分类工作的起步阶段。《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出台,让垃圾分类工作有了执 法的依据,但落实难、执行难也是阻碍我国许多城市垃圾分类工作的拦路虎,有些城市还半途而废。这就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法规,不断升级“软硬件”配套措施,同时企业单位、市民也要逐步提高垃圾分类的自觉意识,协同发力,自觉自律,有力推动垃圾分类向好发展。

  我们既要看到大都市实行垃圾分类工作的有效探索及可喜变化,也要意识到垃圾分类是一项知易行难的综合工程,是考验各方执行力的持久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政府、企业单位、公民个体做好充分准备,提高环保意识,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参与,循序渐进,标本兼治,常抓不懈。当每个人、每个单位都将垃圾分类当成是日常生活一部分时,习惯成自然,垃圾分类就将不再是繁琐、无所谓的事情,而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乃至美好生活的必需品。

编辑:郑晓华
 
科创板试点注册制,要建更有效资本市场
· 养狗:责任和权利一样大
· “职务犯罪低龄化”,年龄不是要害问题
· 破解择校热难题,“名校+”加什么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美小护”的行为让我们有理由乐观,让我们看到,这个社会友善可能被压抑,但永远不会灭绝,友善就是“互害型社会”的解药。
辣评(lp)--稿件模板
    不能把个别问题的责任强加到这个群体的每一个人身上,更不能任由网络奇葩评论再次伤害医生群体,这样很不公平。
辣评(lp)--稿件模板
    我们争论的焦点并非集中在这个座位的归属权,而是人是否应当追求某种崇高。
观点集粹(gdjc)
取消公摊是误读,但购房焦虑很真实
理性看待“买房按套内面积计算”
观点集粹(gdjc)
如何破解年轻人的“春节社交恐惧症”
滴滴加收“春节司机服务费”算乱收费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