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辣评原创  >  特邀专栏  >  黄明朗文集
“审批法庭”让政务服务跑得更快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9-04-25 10:23:49  稿源: 宁波日报

  黄明朗

  审批,是现代国家管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事务的一种重要事前控制手段。问题来了,如果某些审批事项不合理、不合法,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阻碍怎么办?宁海的回答是,创设“审批法庭”,对某些审批事项进行审批,该制度运行以来效果明显。

  为任性审批亮红灯。“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入推进,需要政府自砍某些不合时宜的权力,但有些部门秉承惯性思维“不能砍”、借口上级规定“不敢砍”、涉及自身利益“不想砍”,缺乏主动精简和优化流程的创新意识,导致经济社会发展“中梗阻”。日前,高斯医疗科技公司打算在原有生产项目基础上增加经营性项目,被有关部门驳回,理由是相关文件规定,在工业土地上不能登记批发零售业务。“审批法庭”审理认为,按一二三产确定住所登记条件已不符合企业发展需求,裁决取消该项规定,随后企业顺利拿到营业执照。为促进制度环境法治化,到去年底,“审批法庭”还对已有行政审批前置条件全面清理,先后开庭41次,裁决988项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取消前置427条、材料2100份,同时规定部门新增前置条件须提供法律依据,凡“审批法庭”没有通过的一律不得实施。

  为百姓合理诉求开绿灯。“民之所望,改革所向。”“审批法庭”把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作为依据,通过建立广泛、真实、管用的制度体系,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一次,一位八旬老人反映领取高龄津贴要跑多次,希望政府改进服务。“审批法庭”随即对相关事项进行审查并实施流程优化,取消原有申请、登记和审批程序,改为全流程由政府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和内部操作运行,并统一委托乡镇(街道)按月发放,实现了领取高龄津贴“零跑腿”。“审批法庭”还通过“两代表一委员”、微博论坛、政务热线电话和办事现场群众意见等渠道主动发现线索,把百姓不方便的环节作为改革方向,把自己定位为办事企业和群众的代言人,督促部门优化服务,通过给群众“省事”,不断提高其满意度和获得感。

  为扯皮画上句号。“审批法庭”并非真正的法庭,而是借鉴司法庭审面对面充分辩论的模式,对某些似是而非,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问题进行充分辩论,使模糊变得清晰,使真理越辩越明,最终达成一致。长期以来,村民住宅用地审批遭遇“互为前置”的规定,国土部门规定“先到公安局分户”,而公安局要求“先去国土局批地基”。“审批法庭”第一次“庭审”就聚焦这个老大难问题。“被告方”以“红头文件”为依据,“庭审”人员则逐一反驳,经过激辩,“审批法庭”当场裁决:村民达到法定结婚年龄具备分户条件的,即具有申请宅基地的主体资格。困扰村民十多年的难题就此迎刃而解。

  为激活“双创”潜能提速。“审批法庭”的作用并非简单“一砍了之”,更在于倒逼政府部门从理念、制度到作风的深层次变革,实现简政放权,优化服务。该制度建立之初,曾面对重重困难和阻力,不理解、不看好者有之,消极应付者有之,求情对抗者有之。对此,宁海县委、县政府对“审批法庭”充分授权:一切按法治原则和“审批法庭”工作规程办,部门在规定时间内不自觉清除于法无据的事项、不向“审批法庭”提供法律依据、不执行“审批法庭”裁决的,按行政不作为或乱作为追责。“审批法庭”则实行“串珠成链”工作法:先通过“庭审”对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面审查,再按照法治化、标准化、信息化要求做方案,交由相关部门执行,并按照“事前收集问题抓督办”“事中开庭裁决促清理”“事后监管执行防反弹”一体化全流程运作。一些政府部门发现,只要被“审批法庭”盯上,若非有法可依,该砍的肯定躲不掉,唯有“刀刃向内”进行自我革命才更主动,行政服务效率明显提高。以常态化企业开办审批为例,去年实现3个工作日办结,今年初再次提速,率先在全市实现全流程“一件事”5小时内办结。凭借这些改革成绩,去年在全省测评中,该县“最多跑一次”实现率、企业和群众满意率列综合成绩全省第1名。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推荐宁海“审批法庭”模式,不是说让各地依样画葫芦,而是让更多人明白,改革进入深水区,小打小闹、修修补补难以实现大进步,只有勇于向着陌生地带、高难领域发起攻坚,才能激发无穷活力,开出绚丽多姿的发展之花。

编辑:郑晓华
 
科创板试点注册制,要建更有效资本市场
· 养狗:责任和权利一样大
· “职务犯罪低龄化”,年龄不是要害问题
· 破解择校热难题,“名校+”加什么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美小护”的行为让我们有理由乐观,让我们看到,这个社会友善可能被压抑,但永远不会灭绝,友善就是“互害型社会”的解药。
辣评(lp)--稿件模板
    不能把个别问题的责任强加到这个群体的每一个人身上,更不能任由网络奇葩评论再次伤害医生群体,这样很不公平。
辣评(lp)--稿件模板
    我们争论的焦点并非集中在这个座位的归属权,而是人是否应当追求某种崇高。
观点集粹(gdjc)
教育“熊孩子” 家长权威与快乐教育不对立
有一种教育叫“好好说话”
观点集粹(gdjc)
告别维权靠嗓门,还得靠“柠檬法”
和解不是奔驰车主维权事件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