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明州论坛
王建平的“感同身受”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9-05-24 09:51:23  稿源: 宁波日报

  易其洋

  虽说不想做“网红局长”,鄞州区教育局局长王建平最近还是又“红”了一把——在宁波七中举办的鄞州教育大讲堂,他作为今年的首场开讲嘉宾,讲话引起了台下700多名听众的强烈共鸣,讲话稿推文《我愿用满头白发换全区师生健康平安》在朋友圈被广泛转载,短时间内点击量破10万。

  “10万+”是媒体推文孜孜以求的目标,真正做到的其实不多。王建平的讲话迅速“走红”,与他以教育局局长的特殊身份,直面困扰家长的“教育话题”密切相关,而他的一些教育理念,更是让家长感觉“说到我心里去了”。这里,不妨撷取几段:

  ——说起家庭教育,王建平提出“三个更重要”: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家长比老师更重要,家风比家产更重要。

  ——针对当下的教育热点问题,王建平直言,很多家长只重言教,不重身教,只关心学习成绩、考试分数,而不关心孩子的心灵。“家长太焦虑,被所谓的‘别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拖累。其实,人生是长跑,不是短跑。”

  ——在指导育人方面,王建平提出了另一个“三个更重要”的理念:学生习惯养成、兴趣能力培养比简单的知识获取更重要,学生身心健康比考试分数更重要,学生生命成长比升学更重要。

  ——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呢,王建平认为,第一,教会孩子懂得生存,学会各种生存技能,学会与人交往打交道;第二,教会孩子懂得生活,学会各种生活的技能和本领;第三,教会孩子自我发展,不仅能发展提升自己,还要具有强大的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第四,教会孩子规划人生,要让孩子稍微吃一点苦;第五,教会孩子自我保护,老师、家长要告诉孩子真实的社会,要培养孩子懂得如何急救,如何自我防范,如何处理突发事件;第六,教会孩子珍惜生命,对生命心存敬畏。

  读这些观点,对家有“读书郎”的我来说,确实很受启发。我想,如果是在现场听他细讲,一定会更有感触。王建平讲得好,可以说他“懂教育”,而他“懂教育”,与他是师范毕业,在教师堆里摸爬滚打过,又勤于学习、善于思考脱不开关系。但在我看来,他所说的“感同身受”,更值得一议。

  “我除了是教师,是局长,第三个身份也是家长。”王建平的儿子今年读大一,读初中时,知道王建平当教育局局长了,晚上回家,说的第一句话是:“爸爸你做局长了,能不能让我们多睡一会。”于是,鄞州区有了持续推进的学校作息时间改革。而鄞州区学校的食堂改造计划,缘自王建平儿子在四眼碶小学就读时,一直吃外面配送的盒饭,作为家长的他也感同身受。

  教育,可以说是由老师、学生和家长构成的一种“三角关系”,这个“三角关系”处理好了,教育问题也就好处理了。而王建平的许多教育理念,正缘自他“感同身受”后的思考。身为教育局局长,要管的事很多,但如果教育理念不对路,不光老师和学生好不了,家长也好不了。老师、学生、家长好不了,整天疲于奔命、焦虑难耐、苦不堪言,那我们的教育是好不了的。

  也许可以说,身为教育局局长的王建平,正好是教师出身,正好儿子在读中学,才能对那么多教育问题“感同身受”,才会下定决心去解决,也才敢于在家长面前推心置腹。但难道说,假如这两个“正好”不存在,身为教育局局长的他,就可以无视或者不了解教育问题吗?说句实在话,只要家有“读书郎”,对于我们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每个家长都能说出个一二三四。但让人丧气的是,好多教育问题,像“孩子睡眠、锻炼严重不足”、像“过度教育”、像“起跑线竞争”、像“盲目攀比”等,存在多年,不仅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原因不止一条,但决策者、管理者不是站在孩子、教师、家长三个角色的位置上,“感同身受”地思考和处置,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

  感同身受,换个说法就是换位思考,就是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可以说,身为决策者、管理者,对于老百姓的生活、工作,还是要多听多看多想,多些“感同身受”。也可以说,我们的许多事情,办得让老百姓很不爽、很不满,正在于一些决策者、管理者高高在上,说是在“倾听民意”、在“为民服务”,其实只是听过完事、说过作罢,而不可能像自己的孩子、妻子、父母说的那样感同身受,“很心酸,当时就决定需要做些改变”(王建平语)。

  当然,王建平的“感同身受”,更多的应该是一种职业自觉。而我们所盼望的是,这样的“感同身受”,能够成为所有决策者、管理者的一种“规矩”,不得不这样;不这样的话,就算自己不“心酸”,老百姓也有权利、有办法让他“心酸”。

编辑:郑晓华
 
科创板试点注册制,要建更有效资本市场
· 养狗:责任和权利一样大
· “职务犯罪低龄化”,年龄不是要害问题
· 破解择校热难题,“名校+”加什么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美小护”的行为让我们有理由乐观,让我们看到,这个社会友善可能被压抑,但永远不会灭绝,友善就是“互害型社会”的解药。
辣评(lp)--稿件模板
    不能把个别问题的责任强加到这个群体的每一个人身上,更不能任由网络奇葩评论再次伤害医生群体,这样很不公平。
辣评(lp)--稿件模板
    我们争论的焦点并非集中在这个座位的归属权,而是人是否应当追求某种崇高。
观点集粹(gdjc)
下班不发工作信息?减负落实喜忧参半
“为工作群所累”的根源是官僚主义
观点集粹(gdjc)
宁波“挡刀女孩”感动亿万网友 95后好青年是怎样炼成的?
良好家风育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