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时评·媒体观点
“最严监管”助阵 双11才能多赢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9-11-11 10:14:31  稿源: 现代金报

  漫画:朱慧卿

  冯海宁

  今年双11可谓是迎来最严监管,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多次发文规范市场,多部门都指导电商平台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重点整治“二选一”问题,这种情况下,消费者能拿到实惠吗?(11月10日中新网)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3.8%,创下七年来新高。在这种物价形势下,估计不少消费者选择在今年双11期间“买买买”,因为降价优惠与发红包是商家促销的主要手段,可降低消费成本。

  从往年双11体验来看,大多数网购者享受到了平时没有的实惠。但也有少数消费者因为商家先涨价后打折、“红包陷阱”等问题,非但没有享受实惠,甚至权益受损。今年双11期间,不仅消费者要擦亮眼睛,监管者更要加强监管。

  之前,国家有关部门已经采取多种举措,比如宣布整治“二选一”,上线“全国网络交易监测平台”——将对网络交易实现大数据、人工智能监管,以及北京等地多部门“亮剑”双11,相比往年的确是“最严监管”,值得期待。

  显然“最严监管”才能创造多赢。对消费者来说,或因为信息不对称,或不懂商家的“玩法”,或难以识破陷阱,权益容易受侵害。而监管者既有法规武器,又有技术监测手段,将对违规行为形成有力震慑,可减少或避免消费者吃亏。

  从商家角度来说,其实需要“最严监管”。因为这有助于驱逐劣币,促进市场公平竞争,而且能给消费者带来信心,可做大双11“蛋糕”,商家自然是受益者。同时,“最严监管”促使双11规范运作,电商平台的成绩单也会更漂亮。

  另外,“最严监管”也维护了法律公信力和监管者自身形象;还能扩大消费,对于稳增长有积极意义。也就是说,双11交出什么样的成绩单,既取决于消费能力,也取决于监管能力,因为后者才能确保安全消费,让消费者敢于消费。

  今年“最严监管”,体现在多次发文规范、上线监测平台等,还在于法律法规更完善。如今年1月实施的《电子商务法》对平台和商家有指引和震慑作用,也让监管者拥有更有力的执法武器,即“最严监管”具备了法律、技术等条件。

  不过对于“最严监管”不能只看前期表现,也不能只看纸面上的东西,而是要看全过程,更要看最终效果。所谓全过程,是指事前、事中、事后都要落实“最严监管”。消费投诉率能否下降,问题解决率能否提升,也是主要评判标准。

  坦率地说,“最严监管”是一种“定心丸”,能让消费者网购时多一份放心,少一些担心。但是,消费者也不能因为“最严监管”,自己缺乏警惕之心。只有“货比三家”、注意保存购物证据,消费者才能最大化享受双11带来的实惠。

编辑:郑晓华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大家谈专题
· 从任达华被刺案,反思公共安全漏洞
· 由收费员的“职业假笑”反思“微笑服务”
· 医保药店保健品被“一刀切”有懒政之嫌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美小护”的行为让我们有理由乐观,让我们看到,这个社会友善可能被压抑,但永远不会灭绝,友善就是“互害型社会”的解药。
辣评(lp)--稿件模板
    不能把个别问题的责任强加到这个群体的每一个人身上,更不能任由网络奇葩评论再次伤害医生群体,这样很不公平。
辣评(lp)--稿件模板
    我们争论的焦点并非集中在这个座位的归属权,而是人是否应当追求某种崇高。
观点集粹(gdjc)
消费信贷激发下沉市场 拉动内需添新动力
“双11”带货促销明星代言莫“胡言”
观点集粹(gdjc)
没听说过的“探亲假” 该不该退出历史舞台
取消探亲假?太不靠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