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时评·媒体观点
医美乱象究竟难治在哪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9-11-13 10:12:31  稿源: 宁波日报

  朱晨凯

  今年2月,宁波六院开设了整形手术失败及并发症修复门诊,虽然门诊每周仅开放半天,但9个月时间已接诊了100多名整容失败患者。一些医生气愤地指出,一些医美“黑诊所”害人不浅,医美行业亟待整顿(11月5日《宁波日报》)。

  提起医美行业,给人的印象大致两个:一是很火,二是很乱。说火,医美行业近4年来始终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如今已成为继房地产、汽车、电子通信、旅游之后的“中国第五大消费热点”,需求巨大,商机无限;说乱,医美行业“痛点”突出:水货假货、虚假信息泛滥,行业缺乏自律,违法违规、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屡见不鲜。

  对于医美“黑诊所”问题,加大打击力度、防止其死灰复燃,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但一些有合法资质的医美机构也事故频发,这才是治理难点所在。

  整治医美行业,重点应规范“执刀者”的行为。在一些医美机构的营销宣传里,宣传“执刀者”的内容占了很大比重,很多消费者也是冲着“执刀者”的名气来的:手术怎么做,由“执刀者”决定;用什么材料,也多半由“执刀者”推荐和决定。但目前医美行业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哪些是有风险不该动的整形手术,哪些是有风险不能用的材料,很多时候全凭“执刀者”的个人经验。标准模糊,随意性大,发生事故的概率就大大提高。

  国外的治理经验可以借鉴,不少国家医美行业的管理重点放在“管好个人”。从业者要入行,除了严格的执业测试和心理评估,行业协会还会定期抽查和评估执业水平,有完善的退出机制。明确“谁能动”“怎么动”,标准清晰,执行严格,对违规者及时追责,医美行业事故多发的势头就有望得到遏制。

  医美乱象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源于医美市场需求和服务的不对称。巨大的需求面前,一些不具资质的医疗机构和医生超范围执业、具备低资质的机构和医生从事高资质的手术、生活美容机构提供医学美容服务等,存在很大的隐患。比如,消费者只需“打个一两针”的小微整形手术,正规整形美容机构通常不太愿意承接。于是,这部分市场就被不具备医疗资质的生活美容机构甚至卖产品的微商所抢占。

  在自己身上脸上“动刀”,若有得选,没人愿意冒着风险选“黑诊所”。治理医美乱象,在健全规范、管好个人的基础上,增加市场供给必不可少。为消费者提供更多质优价廉的医美服务,也能挤压美容“黑诊所”的生存空间,净化行业环境。

编辑:郑晓华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大家谈专题
· 从任达华被刺案,反思公共安全漏洞
· 由收费员的“职业假笑”反思“微笑服务”
· 医保药店保健品被“一刀切”有懒政之嫌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美小护”的行为让我们有理由乐观,让我们看到,这个社会友善可能被压抑,但永远不会灭绝,友善就是“互害型社会”的解药。
辣评(lp)--稿件模板
    不能把个别问题的责任强加到这个群体的每一个人身上,更不能任由网络奇葩评论再次伤害医生群体,这样很不公平。
辣评(lp)--稿件模板
    我们争论的焦点并非集中在这个座位的归属权,而是人是否应当追求某种崇高。
观点集粹(gdjc)
南方供暖应尽快提上议事日程
南方供暖之重,责任不在模式之争
观点集粹(gdjc)
消费信贷激发下沉市场 拉动内需添新动力
“双11”带货促销明星代言莫“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