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辣评原创  >  特邀专栏  >  江海文集
打造“中国之治”的“宁波样本”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9-11-21 10:10:56  稿源: 宁波日报

  陆仁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系统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科学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图谱,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的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被理论界誉为全面开启了“中国之治”的新境界。对于我们来说,应在全面学习、深刻理解、系统把握决定精神的基础上,立足实际、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努力打造“中国之治”的“宁波样本”。

  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和治理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方面面。从治理的框架结构和层级上看,“中国之治”自然包含了“地方之治”。一方面,国家治理体系的原则、目标、任务、要求在地方得以全面贯彻落实,整个国家治理的良好格局才能进一步形成;同时,每个行政单元的治理能力提高了,治理水平提升了,整个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才能更加稳固。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宁波围绕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要求,在体制机制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升上,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比如,以城市“计划单列”为契机,对一些社会治理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通过地方立法的形式,建立制度规范,巩固治理成效,从源头上保障善治。又如,为使行政体制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先后开展了多轮的机构改革,治理体制的“顶层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特别是去年开始实施的新一轮机构改革,立足“一件事情一个部门管到底”,全方位进行权力、体制的重构,力度前所未有。再如,近些年来推行的“最多跑一次”改革,通过简政放权、规范服务等自我革命,促进了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为全国提供了经验。

  区县(市)层面,亦有不少鲜活的样本。比如,针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某些“短板”,2001年海曙区率先设立了“81890”民生热线,经过近20年的发展,“拨一拨就灵”成了宁波人耳熟能详的服务品牌和生活帮手,也成了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比如,针对外来务工人员不断增多和由此带来的管理难题,奉化西坞的“立邦村”首开先河,创建了以民营企业为主导、民工租客为主体、民生服务为中心的“三民一体”社区服务模式,被一些学者称为突破二元体制的“立邦模式”。再如,针对乡村治理难题,象山县首创的集“说事、议事、办事、评事”为核心的“村民说事”制度,有效地促进了地方自治、法治、德治的“三治”融合,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等等。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生动的社会实践告诉我们,国家治理体系的建设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必须牢牢把握“坚持”和“完善”两个关键词。所谓坚持,就是要有“四个自信”,把那些好的制度作为“压箱底”的治理法宝,传承好、实施好。所谓完善,就是要针对变化了的实际,在制度建设上坚持与时俱进、“随事而制”,推动国家治理不断迈向更高境界。对此,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宏伟的愿景——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二〇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三阶段目标,脉络、路径、要求非常清晰。

  党中央提出的这个总目标,给地方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空间。我市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坚持国家总体部署与地方治理创新相结合,高水平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落实这一要求,一方面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切实强化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带动全社会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另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紧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任务,瞄准现实中的热点、焦点、难点、痛点问题,通过标本兼治、精准施策,巩固和形成一批务实管用、长期见效的制度机制,争取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更多的“宁波样本”。

编辑:郑晓华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大家谈专题
· 从任达华被刺案,反思公共安全漏洞
· 由收费员的“职业假笑”反思“微笑服务”
· 医保药店保健品被“一刀切”有懒政之嫌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美小护”的行为让我们有理由乐观,让我们看到,这个社会友善可能被压抑,但永远不会灭绝,友善就是“互害型社会”的解药。
辣评(lp)--稿件模板
    不能把个别问题的责任强加到这个群体的每一个人身上,更不能任由网络奇葩评论再次伤害医生群体,这样很不公平。
辣评(lp)--稿件模板
    我们争论的焦点并非集中在这个座位的归属权,而是人是否应当追求某种崇高。
观点集粹(gdjc)
南方供暖应尽快提上议事日程
南方供暖之重,责任不在模式之争
观点集粹(gdjc)
消费信贷激发下沉市场 拉动内需添新动力
“双11”带货促销明星代言莫“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