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辣评原创  >  特邀专栏  >  江海文集
真相如何“跑赢”谣言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0-02-28 09:46:19  稿源: 宁波日报

  罗浩声

  “决不能让真相还在穿鞋的时候,谣言已经满世界跑”。新冠肺炎“战疫”关键节点赴任的湖北省委书记应勇,对新闻舆论工作提出的这条要求,在社会上引发不少共鸣。

  引发共鸣,当然是因为人们讨厌谣言、渴望真相,是因为谣言影响公众利益、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次生灾害”。但真相与谣言,有时既像是一对暗中较劲的“天敌”,有时又像是一对相伴而行的“孪生兄弟”,它们经常是一种此起彼伏、此消彼长的关系——真相迟到了,谣言就会满天飞;真相披露了,事情回归本来面目,谣言也就失去了藏身之地。这是过去历次重大自然灾害和社会事件发展和应对过程中,我们经常要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

  这次新冠肺炎“战疫”,不少地方在舆情应对方面,特别是在真相与谣言的博弈中,也经历了一次大考。比如,前阵子网上疯传某口服液有抑制新冠病毒的特殊功效,结果导致不少民众深夜在药房排长队抢购。后来,连世卫组织也出来说话了。再如,有的地方社会舆论扩大了疫情影响,出现了恐慌性抢购物资,有的居民家里囤积大量的方便面等食品,十天半月也吃不完。事实证明,这样的行为是非理性的,也是没有太大必要的。

  回到问题本身,真相如何“跑赢”谣言?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来点“逆向思维”,先看看谣言是如何跑到真相前去兴风作浪的。

  一种比较有“共识”的观点认为,有些地方谣言盛行,是互联网时代传播渠道太多、太过便捷之故。这种观点看似有些道理,其实站不住脚。客观上,现在网络、微信、抖音等传播媒介十分发达,依托于这些平台存在的自媒体五花八门,动动手指就能让各类消息满天飞。但话又得说回来,各类媒介、平台只是一种工具,谣言可以利用它传播,真相也可以利用它传播。有的时候,谣言已经满世界跑,真相却不出来“亮相”,怎能怪罪平台?

  也有人说,“谣言止于智者”。公众盲目轻信和传播谣言,是辨别能力不足之故。这可能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但公众也有公众的“难处”。现在,很多信息是打着“专家”“权威”“知情人士”的旗号在裸奔,而且“有图有真相”,弄得真假难辨。特别是,有的不实信息出自某些研究机构之口,其影响力、传播力更是得到了加持。

  说到底,很多上当受骗的人们,也是谣言的受害者。让真相“跑赢”谣言,这是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命题,也是一个永恒的课题,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发力。择其“紧要”,我看关键有几条。

  一方面,真相“穿鞋”时间不能太长。信息化时代,传播速度快了、效率高了、渠道多了,真相的发布要跟上节奏。有的时候,真相“浓妆艳抹”,倒不如“素颜相见”。这次新冠肺炎“战疫”,浙江的效率,之所以得到同行尊重和社会好评,就在于当地的权威机构,能够主动发声、准确发声、“第一时间”发声。

  另一方面,专业的媒体和记者要有担当。最近看到一则信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武汉采访的各大媒体记者有数百人之多,正是他们四处奔走、细致访问、刨根问底,才让我们得以足不出户地阅读到许多有现场感、有深度的真相报道。由此,也让一些症结和问题得以呈现,让无数的英雄人物为世人所知晓。

  此外,“规矩”还是要讲的——我们应用法治的手段,来对付那些恶意的虚假信息编造者、传播者,该出手时就出手,该出重拳就出重拳。当然,对于勇于揭露真相的人,我们也要为其正名,因为爱护、保护他们,就是在与谣言作斗争,就是在守护社会正义的底线。

编辑:郑晓华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大家谈专题
· 从任达华被刺案,反思公共安全漏洞
· 由收费员的“职业假笑”反思“微笑服务”
· 医保药店保健品被“一刀切”有懒政之嫌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美小护”的行为让我们有理由乐观,让我们看到,这个社会友善可能被压抑,但永远不会灭绝,友善就是“互害型社会”的解药。
辣评(lp)--稿件模板
    不能把个别问题的责任强加到这个群体的每一个人身上,更不能任由网络奇葩评论再次伤害医生群体,这样很不公平。
辣评(lp)--稿件模板
    我们争论的焦点并非集中在这个座位的归属权,而是人是否应当追求某种崇高。
观点集粹(gdjc)
是该给“强制推行ETC”亮红灯了
银行有义务为ETC卡用户扎紧安全的篱笆
观点集粹(gdjc)
“减掉与教育教学无关事项”是必要纠偏
减负,让广大教师“轻装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