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辣评原创  >  特邀专栏  >  江海文集
有感于钟南山成孩子偶像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0-03-06 10:54:25  稿源: 宁波日报

  罗浩声

  日前,镇海蛟川双语小学对全校约110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主题是“你心中最崇拜哪类人”。结果显示:像钟南山这样的科学家、救死扶伤的医生和护士、保卫祖国的解放军和警察等,居前三位,接下来是教育工作者、社区工作者、我的爸爸妈妈,影视歌星、明星则居末位(3月3日《宁波晚报》)。

  钟南山和医务工作者成了孩子们的偶像,舆论反应是积极的。有评论甚至认为,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可喜收获。不过,笔者以为,对这个调查结果要“谨慎乐观”。一方面,这次问卷,是在战“疫”特殊时间段开展的,如果放到平时,会不会是同样的结果?恐怕不尽然。正如镇海区立人中学校长厉佳旭指出的,“在这个特殊假期里,学生们接触到大量新闻,他们从未如此深刻地感受到一个人对别人、对社会负有如此重要的责任。而在人人自危的情况下,哪些人在逆行,学生们也有了切身的感受,这会促使他们去思考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很显然,疫情过后,让这种选择在孩子们心中扎根,有待教育的持续跟进和深化。

  还要看到,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成长期”和“培育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外部世界认识的加深,个人的价值追求、取向会发生相应变化。崇拜的对象,也是动态的、变化的。团中央宣传部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也曾搞过一个类似调查,调查对象为北京、上海、天津等地2700多名大中学生。结果显示,有50%的人承认有过特别喜欢、崇拜某个“明星”的经历,有34.5%的人承认自己正在崇拜某个“明星”。调查结果的差异性,需要我们理性看待。

  青少年崇拜偶像,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对此,有的人认为,这不过是个人喜好,没必要大惊小怪。这种看法值得商榷。崇拜偶像,也要有正确导向。近年来,社会上追星热潮愈演愈烈。在有些团队的运作和媒体的炒作之下,有些影视娱乐明星不仅到处撒欢圈钱,还成了社会“另类”风尚的引领者。去年的“娘炮”之风,就颇为典型。在以“阴柔”为美的导向下,一些男生文起了眉、抹起了口红,引起广泛关注,连《人民日报》也开展了相关讨论,有的专家甚至抛出了“少年强则国家强,少年娘则国家娘”的忧虑。

  一些机构热衷于造星、造势,当然不仅仅是为了图个热闹。据“2019粉丝经济报告”显示:2018年偶像推动的粉丝消费规模超过400亿元,与2017年同比增长114%,其中近一半为购买商品的花费。而2019年的粉丝产业市场,规模同比增长35.8%。有这么大的商机,经纪公司、营销公司和明星本人等,自然各取所需、大肆炒作。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需要引起我们重视。好在,一些重大社会事件,往往会成为人们反思的契机。在此次战“疫”中,不少有识之士也在反思,其中不乏理性的见解。比如,当危机、灾难来临时,我们的社会到底能够依靠谁?是什么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职业为荣?我们要以什么样的人为榜样?等等。这样的讨论,是很有意义的。多一些这方面的争鸣,有利于整个社会形成共识和正确的价值观。

编辑:郑晓华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大家谈专题
· 从任达华被刺案,反思公共安全漏洞
· 由收费员的“职业假笑”反思“微笑服务”
· 医保药店保健品被“一刀切”有懒政之嫌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美小护”的行为让我们有理由乐观,让我们看到,这个社会友善可能被压抑,但永远不会灭绝,友善就是“互害型社会”的解药。
辣评(lp)--稿件模板
    不能把个别问题的责任强加到这个群体的每一个人身上,更不能任由网络奇葩评论再次伤害医生群体,这样很不公平。
辣评(lp)--稿件模板
    我们争论的焦点并非集中在这个座位的归属权,而是人是否应当追求某种崇高。
观点集粹(gdjc)
是该给“强制推行ETC”亮红灯了
银行有义务为ETC卡用户扎紧安全的篱笆
观点集粹(gdjc)
“减掉与教育教学无关事项”是必要纠偏
减负,让广大教师“轻装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