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头条推荐
治理“白色污染”,关键在“绿色替代”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1-09-16 09:46:14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汪昌莲

  早在2008年6月,我国开始施行“限塑令”,但从10多年的执行情况来看,显然差强人意。一方面,商家受利益驱使,在“限”字上做文章,打擦边球;另一方面,消费者对塑料制品过度依赖,无视一个“限”字,实际上给了不可降解塑料制品“无限”生存空间。特别是,随着外卖餐饮和快递行业的迅速发展,“限塑令”已沦为一种摆设。基于此,近日,我国出台《“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要求到2025年,白色污染得到有效遏制。

  事实上,治理白色污染,从“限塑”到强化“禁限”,一些地方已先行一步。从各地实践经验来看,首先,应将强化“禁限令”上升为地方性法规,进一步扩大立法范围和“禁限”塑料制品的内容,制定“禁塑”目录,并保持相关信息公开透明。同时,相关部门应形成合力,全力推进。比如,环保部门应一律叫停生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的企业,同时停止此类项目的审批,从源头上控制白色污染的产生;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大对生产、销售环节的监禁力度,对重点环节和流通领域保持高压严管态势。

  特别是,治理白色污染,还需疏堵并举,确保“禁塑”可持续。必须厘清的是,消除白色污染,不是封杀所有塑料制品,而是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等。这就要求,在“禁限”的同时,加快替代产品的研发、生产和供应,即推出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等塑料制品,满足市场需求。

  换言之,治理白色污染,关键要有绿色替代。从全国市场情况来看,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的价格明显偏高,影响了消费者使用的积极性。因此,必须进行技术改造,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提高生产和供应量,逐步降低销售价格,不给消费者增加过多负担。特别是,实施“禁限令”,必然导致部分商家库存的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大量积压,给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对此,有关部门应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妥善处置,将其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以此提高商家执行和参与全面“禁限令”的积极性。

编辑:郑晓华
 
专题: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禁止炒作“高考状元”关键是如何令行禁止
· 抓住重点,体现温度,把实事办进百姓心坎里
· 放学与下班时间衔接,回归教育公益本质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美小护”的行为让我们有理由乐观,让我们看到,这个社会友善可能被压抑,但永远不会灭绝,友善就是“互害型社会”的解药。
辣评(lp)--稿件模板
    不能把个别问题的责任强加到这个群体的每一个人身上,更不能任由网络奇葩评论再次伤害医生群体,这样很不公平。
辣评(lp)--稿件模板
    我们争论的焦点并非集中在这个座位的归属权,而是人是否应当追求某种崇高。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