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张弓慢评
“共情”是人人必备的一种能力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1-11-10 10:24:34  稿源: 宁波日报

  张弓

  为了说明何为“共情”,先看一段关于上海迪士尼处理突发疫情的现场描述。

  10月31日下午,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接外省市协查通报后,即刻停止游客进入。这让气氛瞬间紧张起来。因为是万圣节前夜,周末两天有近10万人入园。有人担心,上海能不能扛得住。没想到第二天即11月1日凌晨,张文宏医生就发微博宣布,所有游客可以安然入睡了。此前的情景是,警察现场分流,游客分批出门,没有拥挤,没有吵架,排队就十分钟。上海市政府准备了220辆公交车,浦东组织了近300人团队,将游客送至指定地点——孕妇先走,渴了送水,还问你的手机要不要充电……而且,核酸检测伴随着巡游和烟花进行,在检测同时,还能欣赏精彩的户外演出。疫情通报之后,所有人都以为看不到烟花了,远方却突然亮了起来,一朵朵烟花竞相绽放。游客看到这一幕,有的感动得眼泪都快流下来了。

  笔者赞成一位文章作者的观点:这次疫情处置,反映了上海有关方面高超的“共情”能力。

  所谓“共情”能力,按照心理学家罗杰斯说的,是指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疫情必须严格按规矩处置,但游客的利益也须尽力保护。比如放烟花。因为疫情突发,取消放烟花不会有人责怪,但坚持放烟花,却给了慌乱中的游客以感动和安心。

  但从总体上说,我们的“共情”能力还比较低下。无论是处理突发事件,甚或对待日常社会矛盾,常常顾此失彼,激化事态,留下一堆后遗症。

  网上有人拿铅山的红灯与上海的烟火相比较。江西省铅山县发现一例核酸阳性,为减少市民出行,政府部门将所有的红绿灯全设置为红灯。与上海5小时完成几万人核酸检测,且秩序井然相比,确有高下之别。但邻省的一家城市报社发评论对此提出批评时,说了些有辱对方尊严的话,如“小地方没见过世面”“江西等地的落后是共同富裕路上最大的困难”……这下惹恼了老表们,有人甚至认为这是“地域歧视”,要求道歉等。

  批评应该是平视的、以理服人的,以贬视的口吻,把一件孤立且立马改过的事件,扩大为一个省的普遍现象,还扣上一顶现下最有分量的大帽子,事情就搞砸了。铅山红灯、某报评论的决策者和执笔者,如果事先能设身处地想到群众的生活方便和相关方面的内心感受,就不会“一律改红”和“出口伤人”了。

  至于处理日常社会矛盾,例子就更多了。比如公共交通的让座问题,一直让人纠结。有些老年人总埋怨年轻人不让座,而有些年轻人又觉得先来后到理所应当。于是,平时一聊到让座,年轻的、年老的都不开心。再如正在进行的老小区加装电梯,成功率低的原因之一,是高层与底层的住户想法不一致。本来客客气气的老邻舍,因为加装电梯,见面没笑容了,说话声音也变了。如果老年人与年轻人、高层业主与底层业主,都能为对方想一想,体谅一下别人的难处和心情,问题应该不难解决。

  培养和提高“共情”能力,在和平建设时期,有普遍需要。政府部门遇到群众有急事难事找上门,设身处地为他们想想,至少不推诿扯皮;经济机构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服务,至少别有假冒伪劣和偷工减料;教育单位坚持把教书育人放在首位,设法提高质量、减轻负担;医疗系统始终不忘治病救人,至少不让患者掏冤枉钱……就是一般社会成员,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共情”能力。人在社会上生活,总会与别人发生这样那样的联系,总会有或大或小的利益纠结,这个时候,维护自己利益的同时也能体谅一下对方,如宁波老话说的“上半夜想想自家,下半夜想想人家”,做些能够承受的让步和妥协,而不要总是寸土必争、寸利必得。

  综上所述,或许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共情”是人人必备的一种能力,是社会文明绕不开的一个向上台阶。

编辑:郑晓华
 
专题: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禁止炒作“高考状元”关键是如何令行禁止
· 抓住重点,体现温度,把实事办进百姓心坎里
· 放学与下班时间衔接,回归教育公益本质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美小护”的行为让我们有理由乐观,让我们看到,这个社会友善可能被压抑,但永远不会灭绝,友善就是“互害型社会”的解药。
辣评(lp)--稿件模板
    不能把个别问题的责任强加到这个群体的每一个人身上,更不能任由网络奇葩评论再次伤害医生群体,这样很不公平。
辣评(lp)--稿件模板
    我们争论的焦点并非集中在这个座位的归属权,而是人是否应当追求某种崇高。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