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岚
“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录取模式曾经饱受诟病,不久前出台的浙江省高考改革试点方案将赋予考生更多的自主权,他们可以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未来的职业理想,从政、史、地、物、化、生、技七门课中自选三门,并且外语可以考两次,在两年有效期内可自主决定考试时间。这一举措无疑更具有科学性,然而从浙江在线深入杭二中和杭十一中“入班调查”,并通过微信升学宝对400多名学生网友的网上问答情况来看,此次意在“给考生更多选择”的新政却暴露出新的问题——有80%的高一学生,并不知道自己最感兴趣的专业是什么。(9月23日《浙江在线》)
不仅是高中生,我们这一代人中有很多人到了二十五岁仍然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喜欢的是什么,理想是什么,这种迷茫恰恰折射出了传统教育对个体独立思考精神的忽视。在“分数”的奴役下,不少学生奢谈理想,职业规划更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在原有的高考模式中,学生并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选择文理科的依据也大多是出于擅长而不是喜好。到了今天我们会发现,不少青年人以“生活压力太大,有不起理想”作为开脱,我不知道毫无压力的生活状态应该是怎样的,但是到那时候他们也许又会说,日子过得这么舒服,干嘛还要有理想啊。理想更多时候是一种精神信仰,将一切归于社会环境无疑是惰性思维在作祟。我们常常看到,一遇到公众事件,只要有一家媒体作了负面报道,所有负面声音都会接踵而至,对于这种嗜恶的舆论趋向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研究部主任白南风在答复《新周刊》的采访时提到,随大流、盲从、人云亦云成为社会常态,提醒我们教育应该回归理性思考。
在我看来,中国的学生并非不会独立思考,而是陷于思维惯性。一来,中学的课程设置上忽略对学生兴趣禀赋的挖掘,教师缺少对学生未来人生规划的指导,日前浙江省浦江县一项关于“献血加分”的政策引发众议,在破坏慈善公益性的同时也折射出当前唯分数论尚未打破;二来,家长习惯性剥夺孩子自主决定的权利,换句话说,完全服从家长的“选择”让很多学生懒于思考;三来,招生院校对专业所学知识、发展前景、就业方向等信息公开普及力度不足,导致不少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尚不了解所报专业。
教育的本质当以思考为中心,培养人的思辨精神,恰如学者笑蜀所言“教人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大脑判断,用自己的心去选择,而不是人家给什么,就往自己的大脑填什么;人家要自己怎样,自己就怎样”。主动思考求索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摆脱人生的迷茫,而且更符合社会多样化发展需要。新高考方案的出台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在强调公平性的同时更加强调高校选拔人才的科学性。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除了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新方案更喻示着延续多年的教育观念和育人模式的转变,让教育真正回归本原,让学生能够自行规划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