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朱慧卿
6月6日是网络“信用日”,芝麻信用在北京、杭州两地试验“无人超市”。超市里没有营业员,购物、付款全部由顾客自助完成。付不付钱、付多少钱全由顾客自己决定,就算有人拿了东西就走人也不会受到任何阻拦。在北京的一次“无人超市”实验中,有三名女性拿走昂贵的货物,没付钱;还有人往返好几次,拿走数袋价值不菲的烟酒,只支付了十元钱。组织者表示,由于是一次诚信测试,将不会对这些人追责。(相关报道见本报今日A8版)
在笔者看来,这个所谓的网络“信用日”,是个人征信机构芝麻信用自己宣布的,跟之前淘宝打造“网络购物节”一样,都是企业为了推广相关业务,自发创设的“人造节日”,通过举办各种活动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消费者注意,本身就具有浓厚的商业促销味道。而且,从其他相关报道可知,芝麻信用在“信用日”当天,推出了一系列重磅活动,“无人超市”只是其中一项罢了。
事实上,“无人超市”并非新鲜事物,之前部分地方也曾出现过,但都未能持续经营下去,均因自觉全额付款的人占比少,导致“无人超市”入不敷出。虽然也有部分地方出现过持续多年的“无人摊”、“无人报亭”等,但其能够长期存在下去,主要是商品价值小、摊位偏僻、服务对象为街坊等因素,在熟人社会的环境下,违反诚信的成本较大,一般而言,人们也犯不着为了几块钱,损害到自己的信誉。而“无人超市”则不同,其服务对象不固定,商品价值相对较高,完全依赖于消费者的自觉意识,在市民道德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下,诚信测试基本就是失败结局。
可见,在芝麻信用“无人超市”诚信测试活动中,出现部分消费者不付钱,或者未足额付款的情况,乃是在意料之中的,如果真的出现人人足额付款的结果,反而会超出公众预期了。而且,由于举办方事先就已经发布活动规则,“是否付钱、付多少钱都由顾客自己决定”,那么这些消费者也不能算是违反规则,只是看上去没那么美好罢了。更何况,诚信测试本身就是在挑战人性底线,跟诱惑的强度有关系,而人性不可测试,则早就是被无数次验证过的事实。
显然,“无人超市”诚信测试可能只是商业宣传噱头,其真正目的是为了推广企业的相关业务,至于因未足额付款造成的经济损失,与其所引发的舆论围观效应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江德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