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童
11月15日中午12时45分,福州西湖公园脚踏船码头,一艘游船快要靠岸,船上游客准备上岸时,船翻了,船上两大人、两小孩落水。岸边游客及时伸出援手,男子池定平还跳入湖中救人,4名落水者均被救起。但有人质疑,施救过程进行了十几分钟,为何人被救上来后公园保安才赶到?(11月16日《海峡都市报》)
说到水面游乐场所的救生员,不少人也许很快会想到一部名叫《海岸救生队》的经典美剧。这部被誉为“史上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连续剧,其最大看点固然是海边的旖旎风景,以及无数的泳装帅哥美女,但剧中救生员们随时注视海滩情况,发现险情迅速出击的敬业态度,同样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由此说来,发生在福州西湖公园中游客翻船落水的惊险一幕,虽然有现场群众见义勇为,且使4名落水者全部化险为夷,却也难怪有人要发出挑刺之声:幸好这次游客的翻船落水是发生在码头边,并得到了岸边游客和勇敢市民的下水援救,如果险情换到了湖面中央,专职救生员若也姗姗来迟,那这些人员存在与否又有多大实际意义呢?
媒体报道也披露了涉事公园的事后回应,称该游船项目属于私人承包,虽然码头只有工作人员而无救生员,但营业期间共有两艘工作船、一艘摩托艇,包括6名有资质的救生员,大部分时间在湖面巡逻,一旦发生意外,摩托艇很快就能赶到现场云云。闻此解释,且不说十几分钟的施救过程中,所谓“很快就能赶来”的摩托艇,为何没有实质参与救人行动,单是那句“大部分时间在巡逻”的措辞,我看便隐喻了某种“偷工减料”的现实可能。
有道是“水火无情”,在危急出现的千钧一发之时,悲剧与幸事往往系于几分甚至几秒救援速度。在《海岸救生队》这部美剧中,观众还了解到一种职业操守,这便是救生员在上岗工作时,必须全神贯注、高度警觉地站于瞭望地点,将游乐场所内的一切情况尽收眼底,而绝不能三心两意地想看才看、疏于观察。那么,对照之下,试问当时福州西湖公园湖面上的专职救生员,究竟是通过主动巡视快速赶来,还是“收到报警”才奉命出动?
网上有句戏言,“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这么看来,我觉得未必不能讲,救生员不能及时出现都是“耍花枪”。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作为专守紧急救援之职的湖面救生员,当然不可能天天会遇上施救险情;但设置这份工作岗位,为的就是“不怕一万,就防万一”。所以,对于救生抢险力量而言,每一次的不能第一时间出现在最需要其的地方,其实就是从业者的一种失职记录,更是对游客安全保护的不力表现。但愿这种人命关天的“安全花架”能越来越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