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硕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在去年密集出台一系列措施之后,今年简政放权改革的步伐依旧“马不停蹄”。在昨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手中握着厚厚一沓材料,这些材料正是有关推进简政放权改革的6份最新文件。
李克强总理在会上说,现在一些中央部门还是管的太多,重复监管。这些部门一定要切实转变观念,“舍小利,成大利”,把权力更多下放给市场。会议决定,再取消150多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的审批事项,10多项束缚创业、创新的部门行政许可,再清理规范192项中介服务事项。
此外,有些部门管得太细。李克强总理拿着手中的材料询问,“糖果工艺师、咖啡师、城市雕塑创作设计资格……你们看看,我们管得细到什么程度了!”。当天会议决定,在此前分四批取消211项职业资格的基础上,再取消61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认为,这次国务院再推出简政放权改革新措施,正是为了适应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
许耀桐:此次国务院再推出一批简政放权的措施非常及时,它适应了我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过去的消费为什么拉不动?就是因为供给有问题,供给不够及时,成本又高,有一些东西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促进生产,而简政放权能够降低成本,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同时也节省了时间。
会议还指出,将对66部行政法规相关条款进行一揽子修改,把改革成果用法律形式确定和巩固下来。许耀桐认为,这是此次常务会议最值得关注的一点。
许耀桐:我们所有的改革都必须建立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之上。我们需要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使我们的简政放权能够真正落地。
简政放权,“放”要放得更有力,“管”要管得更有效。如何看待这些新举措?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辛鸣对此进行了相关分析与解读。
经济之声: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而行政体制改革的步伐也在加快,简政放权又迎来一大批新的政策。新推出的这些政策有哪些亮点?
辛鸣:其实新推出的这些政策只不过是把中央政府十三五期间应该做、必须做并且要花大力气做的事情真正做了起来。简政放权是我们新一届政府从上任之初就向社会和群众许下的承诺,所以我们就要做出成效。尤其是在今年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为了应对经济下行,我们要给企业松绑,也要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搭台,还要继续为供给侧结构改革营造制度环境。
经济之声:会议指出,将对66部行政法规相关条款进行一揽子修改,把改革成果用法律形式确定和巩固下来。通过法治的手段来巩固改革成果,这对于进一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来说,有怎样的意义?
辛鸣:好的改革不能是一阵风,制度要靠制度化,法制是一切问题的最终解决之道。所以我们要明确该做的事情,然后用制度和法律把它固定下来,用法制的方式让我们政府的服务行为和管理行为更加有章可循。这既是我们简政放权的基本做法,也是整个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应该坚持的一种政策。
经济之声:此次推出的简政放权政策更加具体,更加贴近企业的需求。李克强总理指出,要真正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不能靠审批,而要靠市场监管。怎么理解这句话?怎么能够做到放得更有力,管得更有效呢?
辛鸣:用“自发生长、内生动力”这两个词描述市场秩序的形成再精确不过了,市场秩序的形成不是靠限制也不是靠强制,更不是靠源头审批或前置审批。市场需要自发把它内生的动力激发起来,随后形成有序且充满活力的秩序。这就要靠政府把行政管理的重点转移过来,我们在源头上要放开,然后在事中、事后进行市场监管。其实这对政府行政管理的要求更高,它要求我们要切实负起服务的责任。
经济之声:我们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辛鸣:例如这次常务会提出对四类餐饮服务的卫生许可证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统一由药品部门监管。这表面看起来是简化了,但是它增加了监管的效率,从而提升了服务的效果,也增强了监管的力度。
经济之声:应该由谁来问责?
辛鸣:我们要明确监管的主体和监管主体的责任,在这些方面我们还有很多细节工作要做。例如我们现在特别强调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们过去也鼓励,但是过程十分复杂。我们现在就尽量为企业提供创新的空间和活力,在监管的同时,根据企业的状况以及经济发展的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有的放矢的政策微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