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毕晓哲
据@燕赵都市报报道,@Hello_猫先生lv 爆料春节期间,回邯郸农村老家发现,色情表演在农村泛滥成灾,大多数葬礼都请来脱衣舞女郎“助兴”,让现场的观众哭笑不得。主持人播放完哀乐后,立马就请来了脱衣舞女郎high了起来。(3月24日中国网)
在个别地方农村,老人办丧事期间招揽民间演艺团体“跳艳舞”助兴,此前早就有所报道。在老人丧事上“跳艳舞”,从情感和伦理上是无法让人认同和接受的,不仅不会让他人感觉到身为子女者的孝心,反而容易被人认为是一种亵渎。但另一方面丧事上“跳艳舞”的安排,可能还带有某种不得已为之的因素。让丧事办的“红红火火”,是绝大多数子女的心态,而吸引宾客的旧方式已经有些过时了。过去年代,花钱请戏班子唱几天大戏,就完全可以达到聚集人气、表达孝心的目的,但新的时代背景之下“戏曲”的受众程度日益低迷,一些青年人基本上不看和不懂戏曲,聘请戏班子活跃葬礼气氛显然已经达不到丧事所需要的功能。所以说,一些地方农村在老人丧事上“跳艳舞”安排,更像是不得已为之的“下策”。
然而,带有不得已为之因素的“艳舞”应运而生,其背后实际上反映的是正常文化生活保障的严重不足。在一些边远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较差,一些村民业余时间基本没有任何文化娱乐活动,再加上青年人外出打工、老年人和妇女儿童留守等现实问题,让农村文化活动近乎于“一滩死水”。几年前,一家报社记者就真实记录过西北某地农村村民在一天的真实生活:早起吃饭——放羊——回家吃饭——睡觉——早起吃饭,如此往复几乎成为当地村民月月年年不变的生活方式。这样的农村村民生活,那有文化活动可言?尤其在贫困农村地区,缺乏文化生活的现状绝非个别。
今年全国两会上,一些代表委员提及农村文化生活保障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杨保建称,“目前,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文化活动相对匮乏。”相关研究表明,20世纪末农村文化发展出现滑坡,以前集资兴建的农村乡镇影剧院,有许多被改作工厂、仓库,有的文化用房改作商用。农村文化队伍专业骨干力量大量流失,后备力量明显不足,很难满足农村文化需求。代表委员提出来的农村文化生活的现状,或能代表当前部分农村村民的文化生活现状。
人类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两方面需求,一方面是物质方面的,另一方面是精神层面的。一些农村虽然贫困,一些村民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他们会和城里人一样有着享受文化生活的需求和权利,而一些农村长期以来无法满足村民的这一基本需求和权利,在“需求”无法按正常途径满足的情况下,不健康的、乃至“低俗”的文化娱乐便趁虚而入。一些村民因为长期无法获得正常的和高品质的文化生活保障,又会进一步降低识别抵制不良和低俗文化的能力。这正是一些农村村民在老人丧事上“跳艳舞”,反而观者云集、观看者看的津津有味的重要根源。(毕晓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