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王振峰认为, 逐步扩大降税商品范围,就可以让中国消费者以更合理的价格买到心目中“奢侈品”。增设和恢复口岸进境免税店、合理扩大免税品种、增加一定数量的免税购物额等政策,将方便国内消费者在境内购买国外产品。而且,完善消费品进出口相关政策还会倒逼企业改造升级。
资料图片
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满足消费升级要求,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2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完善消费品进出口相关政策。
不久前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0%,增速创近6年来新低。导致经济放缓的原因很多,比如,当前经济处于“三期叠加”时期及新旧动力转换阶段,国际经济深度调整、外需疲软、新兴市场动荡等。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则是国内消费动能不足。
这次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五大举措”来扩大消费需求。总理“强”力促消费,对扩大内需、增强市场活力具有积极意义。
一段时间以来,出国买洋粉、买电饭煲、抢购马桶盖等引发了社会大讨论。此事可以从两个方面看:一是中国产品质量有待提升;另一方面,对部分国外日用消费品的追逐,也说明我国民众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提升,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
因此,我们既要鼓励中国产品创新,让国内品牌走出去,又要努力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让那些国际性品牌更好地“走进来”。
逐步扩大降税商品范围,就可以让中国消费者以更合理的价格买到心目中“奢侈品”。增设和恢复口岸进境免税店、合理扩大免税品种、增加一定数量的免税购物额等政策,将方便国内消费者在境内购买国外产品。再加上进一步推进境外旅客购物通关和退税便利化的相关政策部署,老百姓就不用那么费劲地去“海淘”了,这也能进一步带动相关服务业的发展,有效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而且,完善消费品进出口相关政策还会倒逼企业改造升级。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快推进中国产品品牌提升工程,支持实体店发展,规范市场秩序,严打假冒伪劣,促进优胜劣汰。这将有利于鼓励创新、摒弃山寨。
我们应当明白,那些“山寨”式的“中国创造”,缺乏长远目光,是打造不出“made in china”的金字招牌的。如果“中国制造”缺乏创新,发展空间将受到限制,国内消费需求升级便无从谈起。(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王振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