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睿
近年来,青春片在大荧幕上一部接一部,《致青春》、《匆匆那年》、《左耳》、《万物生长》……这些“性价比超高”的影片不仅让投资者主创轻轻松松稳收票房,也勾起无数观众埋藏心底已久的“当年情”。
但是,看完这些片子,观众感触更多的却是:我们的青春到底是什么样子?中国的青春片又该是什么样子的?时下最流行的国产青春片们所描绘的堕胎、劈腿、复仇……难道这就是我们青春的模样吗?相信大多数人都不会认同。即便青春的碎片不过是安插在课间休息十分钟里,或是散落在《一课一练》和《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之间。即便我们曾经对青春视若无睹,直至岁月把我们打磨成一个“大人”了,才开始一片一片拾起、捧着、端详,然后才热泪盈眶地说一句“好久不见”,也不妨碍我们记得青春的轮廓,那是跟国产青春片匹配不上的轮廓。
让我们感同身受的青春应该是这样的——
青春就是这样毫无理由地又纯又蠢:追逐、打闹、恶作剧、贪玩的差生、成绩优秀的女孩、被罚站、上学迟到……男主角身上熟悉的气味就像那个曾同桌三年的他一样。正如《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里描述的青春,即便它是一场大雨,也开心得让人想再淋一遍。
青春是充满荷尔蒙欲望的。十六七岁的男孩被上一辈安排、被父母禁锢枷锁,内心却又有股隐隐的力量企图冲破界限。《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马小军也一样,内心叛逆,遇到渴望的东西又勇于不顾身。
青春又是关于爱与被爱的哲学。那就像《怦然心动》所发生的初恋。朱丽对所喜欢的人和事坦荡而不卑微,在日复一日的上学路上体会爱、坚持和接纳。她渴望成为一棵树,不卑不亢。
懵懂、叛逆、敏感、多情、青涩、成长、勇气……这才是我们也是大多数人青春的关键词!也是青春成为滋养我们心灵与人生的力量。
可是,观众买票进场看的大部分国产青春片,它并没有让我们“回到过去”,传递出人生的力量甚至让人颓丧。《匆匆那年》的关键词是劈腿;《左耳》的关键词是报仇;《小时代》的关键词是奢华糜烂……当人们都试图向大屏幕的光影寻找自己过去的剪影时,作为浓缩生活精华的电影艺术,该给观众的除了颜值和120分钟的快感外,更该让观众有共鸣有认同感,甚至透过镜头给爱怀旧的观众一个勇敢面对未来的拥抱,一个正能量的归宿。青春的碎片形状各异,一万个人,有一万个青春的模样。所以,什么才是中国青春片该有的模样?它就如人生一样,还得继续在火炉里炼炼,才能成金。(王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