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辣评原创 > 特邀专栏 > 范昉文集 正文
领导干部不妨来个“逆层次”调研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05-20 11:06:4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作者:范昉

  新华社5月18日题为“领导干部该怎样开展调研?”的电讯稿,评析了上级领导下去调研中的“踩点”现象:一些领导干部习惯于调研之前先“通气”,下面为做好迎接工作,专门对领导要去的企业、农户家庭、参观地点等进行“踩点”,所有调研对象都经过挑选并进行培训,其中还有不少训练有素的“专业户”——只要有领导来调研,都会安排到他们家中一坐。这是新华社一名记者采访时了解到的真实情况。

  一些地方的“踩点式”调研之风愈演愈烈,而有些领导并不反感“踩点”,大概是习惯了调研只看光鲜的一面,有的说是下去调研,更像是在“做客”,主要是为了凑齐每年用于调研的天数指标。至于调研效果如何,他们似乎并不怎么关心。

  一般情况下,领导下去调研,都是按从上到下的路线走的,下农村则县、乡镇、村,在市区则区、街道、社区,一级级陪同,看的点都是事先安排好的。这样,下面布置“踩点”也就顺理成章。笔者虽非什么领导,但长期从事调研工作,往往也是按照这个常规做的。

  然而,有一次参与市委的调研,却令我别开生面,感同身受。市委一位领导同志要求:你们这次下去调研、检查工作,不要跟下面打招呼,先到一些村子里转转,向村干部了解情况,与村民们唠唠家常,到鸭棚、田头看看,掌握真实情况。然后再到乡镇、县里,分别与不同层次的领导交换意见。他把这种方法,称为“逆层次调研法”。

  实践证明,这种“逆层次”调研的方法具有明显的优点:它没有先入为主的框框,事先不通知,随机察访,得到的情况比较真实;把握一定的调查面,好、中、差都看,加以比较、分析,问题看得比较准;口问心记,询情问计,办法来自群众;对下情心中有数,同上一层次干部交谈时就有发言权;如果了解的情况比对方还详实具体,自然令对方有所触动,促使其作风的转变。

  王安石在任鄞县县令时,写过一首《郊行》的诗:“柔桑采尽绿荫稀,芦箔蚕成密茧肥。聊向村家问风俗,如何勤苦尚凶饥。”这位勤于政事的古代政治家、改革家,对于勤苦与凶饥的矛盾现象,他想听听村民的意见,问个究竟,一竿子到底。他的许多改革措施,恐怕也是这么来的。

  当然,下去调查研究、检查工作,可以有多种形式,顺层次也未尝不可。问题是我们有些干部,总是把层次领导与联系群众对立起来,管到哪一级,就下到哪一层;接触干部多,接触群众少;相信干部多,相信群众少。好的调研作风,对群众来说太重要了。现在“三严三实”教育已经开始,我想,一个对自己要求严格、工作很实的干部,是绝不玩这种“踩点式”调研的,也是不满足只看光鲜一面的。调研玩虚的,吃苦头的可是老百姓啊!

编辑: 沈媛仪
 
抗日剧“裤裆藏雷” 空惹一身辱史罪责
·“丐帮大会”并没那么振奋人心
·局长“下体被伤”是一出作风闹剧
·“国资补社保”的幸福与烦恼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一个对自己要求严格、工作很实的干部,是绝不玩这种“踩点式”调研的,也是不满足只看光鲜一面的。
辣评(lp)--稿件模板
    在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虽然我们不能苛求大家都有整齐划一的价值追求,但这种公然在街头兜售的扭曲价值观显然不能肆意飘散。
辣评(lp)--稿件模板
    在环境约谈已成制度化的今天,公众显然已不关注“谁约谈谁”,关注的重点在于“约谈后改变什么”。
观点集粹(gdjc)
打击“野鸡大学”不能光靠媒体曝光
野鸡大学最大受害国的“荣誉”说明啥
观点集粹(gdjc)
“生女儿更幸福”背后的进步与无奈
“生女儿更幸福”更是社会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