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焦点话题 正文
五常大米的沉浮,“农业再造”的缩影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05-27 11:19:57   稿源: 光明网-时评频道

作者:然玉

哈尔滨的林女士最近很烦恼:她被懂行的人告知,街上随处可见的五常大米,其买相当一部分是假冒的。调查发现,五常市五常大米年产量至多为105万吨,但全国市场上标售的“五常大米”至少有1000万吨……记者随即在五常市采访了多家米业企业,一些厂家将不同品种水稻掺在一起,加工成所谓“调和米”。甚至,由于“调和米”需要大量外地水稻,五常市周边市县甚至吉林省个别乡镇,专门种植一些水稻给五常水稻做“配套”。(5月26日《京华时报》)

盛名在外的五常大米,似乎正不可避免,陷入一场身份危机之中。假冒米、调和米、香精米等等乱象,悄然间蚕食着,这一经典大米品牌的声誉与信用。而此一尴尬局面的形成,固然有“外地企业”浑水摸鱼、伺机渔利的因素,却也与某些“本地厂家”投机取巧、自甘沉沦的做派不无关系……凡此种种都表明,包括五常大米在内,一个农产名牌诞生之后,往往都会遭遇“搭便车”以及“过度攫利”的窘境。

某种意义上说,五常大米被大范围仿冒,实在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这是因为,此间的市场形态内,素来存有根深蒂固的山寨传统。加之知识产权保护的疲软乏力,更是助涨了不法商家铤而走险、打擦边球的底气!现实中,针对五常大米的打假行动,时常要面临着两个层面的掣肘。一方面,仿冒者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技术策略,可以最大程度上规避法律风险;另一方面,则是在地方保护主义的作用下,“其他地方”明显缺乏尽心打击假五常米的动力。

非但如此,五常大米所遭遇的内忧外困,更表现在内部生产环节的混乱与无序。在共同的“原产标识”下,五常当地的米业企业,却未曾形成共同的生产流程、共同的产品标准。于是乎,有厂家坚持做“单一品种的五常大米”,有厂家却堂而皇之地加工所谓“调和米”。这种源自内部的,价值取向和工艺规范的分裂,势必将稀释“五常大米”整体的品牌含金量。

缺乏必要整合的五常大米产业链,仍是小农生产、分散农业的典型模式。这种模式,不仅渠道成本奇高,而且极可能呈现出短视、无序的状态。而现代意义上的“名产农业”,理应意味着本地价值认同的一致化,意味着生产过程的规范化——显而易见的是,只有尽可能精简“输出窗口”,培植起“产地标识”所对应的知名企业,才可从根本上实现“五常大米”的信誉重建。

五常大米的走红与坎坷,足可以被当成是,传统农业现代化改造的一个缩影。它既展示了“品牌名产”战略所能带来的红利,也揭示了传统生产模式所蕴含的危机。相较于培育起一个卓越的农产品牌,如何在“品牌收获期”理性而为,或许是一个更值得探究的议题。(然玉)

五常大米的沉浮,“农业再造”的缩影

编辑: 沈媛仪
 
鲁山火灾烧出的“责任黑洞”当补上
·"不申请不免费"再证银行店大欺客
·"扇死记者"的村官 背后有无猫腻
·没有“美感”的职业何来认可度?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乱丢垃圾罚200,执法力度可别是50,否则,又成了翻版“尿歪罚一百”,沦为笑话。
辣评(lp)--稿件模板
    当网络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妄图以一纸禁令来违背市场规律,逆其道而行之,显然是愚蠢的。
辣评(lp)--稿件模板
    世界这么大,行业这么多,只要有梦想,只要肯担当,一样可以自如地选择。
观点集粹(gdjc)
“暴力粉丝”伤害了谁?
当舆论站在了何炅那边儿
观点集粹(gdjc)
景区价格更要让公众“信得过”
问题是“价格信不过”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