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焦点话题 正文
针扎幼儿何以成了另类“教育手段”?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06-11 10:17:32   稿源: 红网

近日,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童学园幼儿园多名家长向北京晨报反映,发现自家孩子身上有针眼状伤痕,询问后孩子称“是老师扎的”,目前已有8名幼儿被诊断为针刺伤,两名涉事老师一人否认,另一人未回应。家长已报警,警方表示事情仍在调查中。(6月10日《北京晨报》)

园内多名幼儿的脖子、颈项、腋下、脚上乃至腿上,时不时会增添些针眼,这是颇让人恐怖的事。虽眼下还不能断定就是老师所为,但童言无忌,加上医生的诊断结论,事实真相已然不远。目前等待的,无非是法律的一纸确认罢了。

针扎幼儿的新闻似乎已是“旧闻”:2009年10月,云南省建水县西湖幼儿园一名老师针扎20名幼儿被刑拘;2015年2月,山东省聊城市天才宝贝生态幼儿园2名幼师,也是针扎20名幼儿被刑拘。相似的案情,同样的手段,似乎在印证着一个可怕的隐忧:某些幼儿教师,正在把针扎幼儿作为震慑孩子的“常规武器”,成为一种另类的“教育手段”。

解读这类现象,话题似乎与当今这批“小皇帝”太过难管有关。试想,这些被家长宠爱有加、甚至有些“无法无天”的孩子,同时齐聚一个幼儿班,会出现什么景况,应该不难想象:动辄哭闹、片刻不得安宁,很多时候或成为常态。在疲于奔命之下,不排除个别老师采用包括针扎幼儿等另类手段整治孩子。一针下去,似箭穿心。再调皮的幼儿,一看见那让人恐惧的针头,立马乖乖听话。屡试不爽的效果,加上针眼隐秘,以及对幼儿施以“说出去再用针扎你”之类的恐吓,一般不易被家长察觉。久而久之,则成了某些老师得心应手的“撒手锏”。

按理说,针扎幼儿尽管可以让调皮捣蛋的孩子“俯首听命”,大大减轻老师的工作强度,但其对幼儿的心理及身心都是难以弥补的伤害。凡稍具师德的老师,断不肯为之。而近年来此类事却连番出现在一些幼儿老师身上,不能不带给人们深深的忧虑。

其实,幼儿园亦非“世外桃源”,社会转型时期特定条件下衍生的一些“社会毒素”,不可避免的会感染到一些“免疫力低下”的老师,在其内心呈现爱心与冷漠两种正负能量之间的此消彼长。而针扎幼儿,恰恰是其博弈过程中正不敌负的结果。这次的涉事老师,据称都具有合法的幼师资质。但这些所谓“资质”,在针扎幼儿恶劣行径的反衬下,已成为徒具纸面意义上的“躯壳”。而需要以爱心及师德为之浇灌的真正“资质”,则早已荡然无存。笔者认为,不妨在教师的资质考评上,试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或许对于防范针扎幼儿等行为的再现,有着不错的效果。

毫无疑问,针扎幼儿显现了当前幼儿教育中的新矛盾、新问题。幼儿教育,事关百年大计,是教书育人的第一站。尤其是要把原本娇生惯养的“小皇帝”,逐步培养成为讲文明、懂礼貌、有理想的新一代,更需要师德高尚的幼儿教师。因此,杜绝针扎幼儿类似现象重演,不能仅仅着手于事后的惩治及园内监控设施的完善,而应将幼师队伍的整顿放在第一位。这个问题,应当引起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

文/徐甫祥

编辑: 沈媛仪
 
"杀人犯"服刑20年未认罪:"证据不足"也敢判决?
·二手房快速升温增加楼市不确定性
·“色诱逃犯”,此话怎能公开说?
·"干尸男童",救助站只担15%责任?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患者应当对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心怀感激,而不是在出院时让护士感激你的“不打之恩”。
辣评(lp)--稿件模板
    国家级博览会,自然具有国家级的重要意义。“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开启,给海上丝绸之路节点城市的宁波带来了新机遇。
辣评(lp)--稿件模板
    谁在长期“畸形”压低药品价格,难道是政府为了百姓的利益而不顾药企死活?此外,“合理回归”又是什么意思?
观点集粹(gdjc)
“写信”为何让众多考生“气急败坏”?
谩骂作文原型输掉道德考试
观点集粹(gdjc)
《范儿》让考生如何“起范儿”?
作文题,高考舆论狂欢的“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