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焦点话题 正文
毕业季,不妨这样为学生们“送行”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06-15 10:34:53   稿源: 光明网-时评频道

作者:张剑

又是一年毕业季,又一届学生又要离开他们相处了四年的大学校园。在即将离校的这段时间里,各高校都不同程度的出现着学生们不文明离校的行为。有些学生情绪过激、破坏公物,有些学生甚至以拍裸体照为噱头纪念他们的青春。针对这些情况,近年来,不少高校都开始重视学生的文明离校工作,并以“文明离校”为主题开展了不少活动。比如乐山师范大学,就以“奔跑吧,青春”为主题活动,用欢笑为大学生们送别。(6月12日《三江都市报》)

在即将离开母校的时刻,学生们的心情其实是复杂而又微妙的。因为这样的离别,既预示着大部分人校园生活的终止,也预示着这四年来他们所经历的成功与痛苦、欢笑与汗水也将在这一刻的到来而成为青春最永恒的回忆。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也即将在短时间内完成大学生角色向社会角色的自我转换,而这样的角色转换所带来的,既有成长的快乐,也不可避免的伴随着焦虑与不安。因此,如何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段时间的心理动荡期和敏感期,便成了摆在高校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重要难题。

以笔者浅显的工作经历来看,高校其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大学生的文明离校做好相关工作:其一,情感上的交流沟通。我曾在新生入校时给学生布置了一道作业,题目为“给四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我准备在学生毕业时,将这些信一一还给他们,让他们看看四年前给自己立下的愿望与今天的现实到底有着怎样的落差,并在这样的差距中为他们简要分析四年的得与失,成与败。我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他们与过去的自己对话,从而完成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一定会是毕业季最为特别的一课吧。

而在另外的方面,则是要创造条件为毕业生的情感宣泄提供平台。要知道,毕业生在离校前,他们心里一定郁积了很多关于学校管理、同学情谊、或者爱情之路的心里话。如果这些情绪能够通过合适的平台,诸如毕业晚会、毕业座谈、毕业物资捐赠等渠道得以释放的话,那些不文明的行为也定会在这样的交流中得以有效规避。

在每届毕业生离校前,都会以别开生面的形式召开一次学校管理层、部分教师与毕业生的座谈会。虽然从以往的情形看,这些座谈会最后都成了毕业生对学校的吐槽会,但不可否认,学生们在离校前对母校的种种叮嘱与指责,其实在很大层面上都是希望学校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少走弯路、少些失败。而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们通过这样的交流,既解答了他们心中堆砌的诸多疑惑,又释放了长期累积在他们心中的种种不满。因此,这样“走心”的交流,不管是对学生还是对学校,都是大有裨益的。

此外,学校还可以为学生们设计一份别具匠心的礼物。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礼物并不需要厚重的物质基础去支撑,当然也不能是传统意义上的纪念衫或者笔记本,而是学校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具体个性,为他们量身打造。这样一来,既可以显示出学校的诚意,学生也能从这样的细心中感受到自己的被尊重。而这种无声的交流,在很多时候其实要远比制度上的规训有用得多。

事实上,大学生在离校前是否“任性”,他们是否还能秉承既往的文明行事风格,其实在很大程度上都和高校开展怎样的毕业生工作有关。如果高校真的能俯下身子,聆听学生们的真实想法,能够给他们提供足够多的压力释放平台,或许,那些不文明的离校行为就可以从根本上得以避免。(张剑)

毕业季,不妨这样为学生们“送行”

编辑: 沈媛仪
 
“塌楼大片”为何三集连播?
·五问警察驾车当街撞死学生真相
·牛市也有人跳楼:不亏比多挣重要
·"物美价廉是骂人的"值得企业反思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地方政府强化对“创二代”、“富二代”的培训,是政府对于特定社会群体的服务、帮助,值得肯定。但其效用堪忧……
辣评(lp)--稿件模板
    出国留学要带上法律敬畏,人生成长要带上法律敬畏、道德敬畏、良心敬畏,切不可肆意妄为,突破道德、法律底线……
辣评(lp)--稿件模板
    没在高速路上走过,起码听说过高速路,没开过车,起码知道高速路上开车打电话危险。作为一名高三学生,是应该懂点交通法的,对吧?
观点集粹(gdjc)
应对网瘾,学校应给足学生出彩的机会
删不删游戏,学校能否说了算
观点集粹(gdjc)
大学生“炸金花”背后的赌博定性争议
1元“炸金花”涉赌偏离了法治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