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下午,遂宁市一废弃建筑工地上,有40名某中学毕业的学生在工地内模仿电视娱乐节目“奔跑吧,兄弟”进行“撕名牌”游戏,其中有一名男性学生不幸坠入工地内的电梯井内,由于井内有大量积水,且昏暗无法寻找到坠井被困者,该学生被救出时已没有了生命迹象。(6月15日东北网)
坠亡的学生名为小劲(化名),出事时距离他参加完高考仅仅不到两天。他的老师和姐姐说,他是省三好学生,每次摸底考试都名列前茅,这次高考完后,他还对自己的高考成绩满怀信心。
发生了这样的意外,让人倍感痛心!接下来该有人去分担小劲家人的痛苦:社会给予关心,有关部门给予抚慰,而“跑男”节目组也应第一时间出面表示歉意。
喜欢“跑男”节目的观众也许会为他们叫屈,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意外,节目组也始料不及,把板子打在“跑男”的身上,是不是不公平?的确,冷静来看,不能把责任一股脑儿地归咎于节目组。撕名牌本身是充满正能量的户外活动, 在锻炼体魄的同时,还可以增加 参与者 的团结意识和合作精神, 与抱着手机、IPAD玩游戏相比,恐怕更适合孩子们。
但只要是户外运动,就充斥着危险和不确定性。“跑男”的参演者们在节目组如此周密策划、精心编排下还会出现受伤情况,更何况是风险意识和自救能力都远远不如成年人的孩子们。撕名牌游戏无错,只是节目组明知随着节目热播会引来粉丝们模仿,而粉丝群体又多为青少年,他们没有在节目内外重点提示游戏的危险性,出现这样的意外,就很难说“跑男”节目组无过错了。从人道主义上讲、从对生命的尊重上讲、从危机公关来说,“跑男”们对本次悲剧不能视而不见,应该出面致歉。
这不算对节目制作方的苛责,无论多小的细节,如今酿成大祸,与他们的工作失误有关。现有技术手段下能够分析出年轻的粉丝们因模仿而产生危险的概率,因为疏忽而没有发出预警,制作方就存在过错。在广为流传的节目作品中,制作方也应该承担把握价值取向、社会反映的责任,也应该照顾到青少年、老人、弱势群体等不同人群的感受。这既是行业自律,更是法律规定。在影视作品分级制度无法推行的情况下,节目制作方负首要责任责无旁贷。当然,担子过重会压缩创作空间,国家应该有另外层面的制度安排分担社会责任,既给文艺创作减压,又能统筹兼顾社会效果,这是另外需要反思的。
当前,文化产业虽然迅猛发展,但儿童类别的产品乏善可陈。许多成人的作品未经过加工直接面向孩子,其中问题不言而喻。难怪“跑男”在传播时“忽略”了孩子们的世界,其实全产业链在传播推广时都没有很好地区分成人与孩子的界限。孩子当然可以玩撕名牌,如果游戏在推广时考虑到不同年龄段的特性,加以改良,通过更改规则等形式发明“儿童版”撕名牌,安全性会大大提高。很多时候并非孩子有意模仿成人,而是成人没有给孩子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这一板子,该打向全社会。
虽然“跑男”被推向舆论浪尖,但如果因为这次意外就从此禁止撕名牌游戏或者禁播,恐怕也不妥。我们无法做到隔绝一切危险,更不能因噎废食,因为小概率事件就全盘否定,这是懒惰且无能的做法。不如知错就改,从现在起,节目组、社会、学校、家长形成合力,强化安全教育,引导孩子健康游戏,提高防范意识,不让悲剧一再发生。(巩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