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焦点话题 正文
不懂“什么是脸”就该扒掉研究员外衣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07-13 10:08:08   稿源: 红网

近年来,学术界抄袭剽窃歪风一直没有收敛,丑闻时有曝光,并且在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群体中愈演愈烈,甚让国民遗憾愤懑。这不,最近几天,一起学术界抄袭事件又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刘钢7月8日在科学网的实名博客上发表了名为《疯狂的天堂手术》的文章,探讨的主要内容是换头手术。第二天,微博用户“勿怪幸”称其文章抄袭自己7月2日发表在《南方周末》的原创文章《换头术,最大的难点在哪里?》。北京青年报记者在对比两篇文章后发现,确实出现多个段落完全一致。(7月12日《北京青年报》)

自己的著作权被侵犯,理应提出质疑、表达不满;广大网民抨击剽窃行为,亦无可厚非。事件发展到了这种状态,并非不可缓和,息事了结很容易。据报道,微博用户“勿怪幸”,本名吕洛衿,科学作家,东京大学外科博士,他并不是个得理不饶人的主,其态度还是宽容的——“只要删除文章道歉就完了”。而刘研究员不仅不道歉,也不删文章,这就使他自然招致更激烈的“吐糟”“拍砖”。面对网友声讨,如果刘研究员闭嘴装孬,管你“炮火连天”,我就是装聋做哑,让网民发泄够了,也就不了了之了。

殊料,刘研究员是个“醉死不认账”的“大家”,视剽窃行为无所谓,竟然主动到吕洛衿的微博上回复网友评论说:“什么是原创,什么是盗版”,“我承认我就是剽窃了,又当如何?”甚至还公然反问“什么是脸”。

据此观之,我们的刘大研究员,是彻底地耍赖论堆了,全然不顾学术界的道德底线了。这样的人物,并非学界存在,社会方方面面都不稀罕。日前,我在大街上就遇到个忒不讲理的。许是随地吐痰的传统习惯所致,一个中年男子行走间叭的一口痰喷出,没有落到地上,却飞到了身旁的一个女士的裙子上。该女士应该说比较大度,没有火冒三丈、“王婆骂鸡”,其即便发泼也是情理之中,只是随口说了句“没教养”,并掏出纸巾准备擦。不料,那个男子却恼了,手点女士的额头大叫大嚷:“老子我就是没教养,你怎么着?”目睹当场实况的路人们,也异口同声地指责那个男人“没教养”。该男子恼羞成怒,俩拳头乱舞,喋喋狂吼:“老子就是没教养,你们怎么着?谁敢怎么着?”围观的人堵塞了交通,警察来到跟前了解情况后,严辞训斥那个男子:“你真的少教养,快给人家赔礼道歉,快把人家裙子上的痰迹擦干净!”那个家伙蛮横气焰全没了,乖乖地按照警察的指令办了。因为他清楚,倘若再不讲教养、继续撒野蛮,等待他的可能就是“进局子”,受治安处罚。

刘大研究员不也是横吗?剽窃行为乃是最丢脸的事情,他却浑然不买账,还反问“什么是脸”,这就说明他已经不要脸了。一个不要脸的人,什么公序良俗、人伦常理,也就一概不讲了。对于这种人,说理无异于对牛弹琴,真正管用的,惟有法治,让其承担剽窃行为的风险。在现实的学术界中,抄袭剽窃现象屡见不鲜,甚至大有蔓延之势,追根溯源,概与有关方面惩治乏力或姑息迁就有关。

国家人社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明确:对“有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伪造、篡改数据文献,或者捏造事实等学术不端行为”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2012年10月4日新华社消息)对于学界中那些不知“什么是脸”的这家那家,惟有以此规定严肃整饬,他们才能知道“什么是脸”。

刘大研究员所在的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是不是应该以人社部上述的《规定》为尺棒,衡量衡量其学术不端行为,视其情节,对号入座,或警告或记过或降级或开除,让其知道“什么是脸”。倘若如此,那对整个学术界都会引起震慑,发挥正能量作用。

文/石飞

编辑: 沈媛仪
 
僵尸肉:剧情未反转感情却被玩转
·“什么是脸”撞开学术不端的旁门
·日本"神药"受追捧启示中国药企
·赵作海扛得住冤狱却败给了诱惑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灿鸿”有强烈的“刷存在感”欲望,我们就更需要“有过之而无不及”的重视意识。
辣评(lp)--稿件模板
    推进垃圾分类,不妨有点“学学破烂王”的思维触动,并非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而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细节揭示与体现。
辣评(lp)--稿件模板
    即使真的是“算错了”,恐怕公众也绝对不会“买账”,更不会相信他们这种模模糊糊、不清不楚、欲盖弥彰的“鬼话”。
观点集粹(gdjc)
周六上班如何成为合理的差异性存在
公务员周六上班不宜成常态
观点集粹(gdjc)
“离婚限号”是一种“冷处理”的关爱
不要让技术性离婚变成中国离婚率的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