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伴随着台风“灿鸿”而来的是电影《少女哪吒》的上映,随影片席卷全国的还有一场被称之为“哪吒保卫战”的反排片行动。导演和主创团队运用众筹集资到影院包场的放映方式,以期影片在《小时代4》和《栀子花开》两部国产“巨无霸”夹击的恶劣环境中杀出一条血路。于是观众有幸看到了中国电影放映史上一出为了反对惨不忍睹的排片表而上演的自救戏码。(7月12日澎湃新闻网)
近年来,国产电影走进了一个“口碑差却票房高”的怪圈。许多人气明星加烂剧情的商业片大行其道,而一些宣发投入较少却获各大电影节认可的小众艺术电影与观众见面的机会可谓少之又少。不少导演与电影人面对艺术电影少得可怜的排片量只好无奈发出“呐喊”。
2013年,电影《富春山居图》伴随着一边倒的差评,票房却直奔3亿元大关,排片比例也一直力压同期上映的几乎“零差评”的影片《逆光飞翔》。《逆光飞翔》的出品人王家卫不禁发出“到底是观众在选择电影,还是影院在替观众选择电影?”的质疑。2015年“五一档”,在各大院线被《何以笙箫默》和《左耳》等商业片刷满之际,《闯入者》上映头天不到1.5%的排片率让第六代导演王小帅发出“这是商业片最好的时代,也是严肃电影最坏的时代”的感叹。如今,《少女哪吒》导演李霄峰更是发出了《我愿逆流而上》的“檄文”。
这样的现实不禁让人发问:电影艺术就这样败给商业市场了吗?我们会变成“单向度的人”吗?小众艺术电影的未来会好吗?笔者作为一个小众艺术电影的支持者更愿意相信其未来是被一个成熟而多元的电影市场所包容且越走越远。笔者认为烂电影却票房高的现象最终会促成一个畸形的电影市场,这对于国产电影的长期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要转变这种现象,笔者有以下几点看法:
第一,可以最大限度调动民间力量,如成立文化性社会组织。还有众筹包场行动未尝不是一次有益尝试。小众艺术电影突破低排片率的最大支持力量就是许多执着的电影人与忠实的艺术电影爱好者。上海艺术电影联盟是由上海市电影发行放映行业协会组建的文化性社会组织。其将片方、影院、观众有机结合,为中外优秀艺术影片提供展映平台,挖掘新锐艺术电影导演,扩大艺术电影的社会影响力。4条院线,10家影院的组成,每天至少两场的艺术电影排映,严格的选片,亲民的票价,让艺术电影有了支持。《少女哪吒》的众筹包场举动虽不知能否成功推广,但是一次有益的尝试。这些做法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积极探索如何最大限度调动民间支持力量是艺术电影走出困境的良方。
第二,建立小众艺术电影的放映体系,调整影院和片方的分成比例,逐步促进我国电影市场朝成熟化迈进。在纽约,有大众的和小众的电影院,艺术电影院中有闷的,有有趣的,各得其所。排片后会放满周期,哪怕上座率很低。虽说我国由于现实原因还不能立马做到这样,但可以慢慢建立小众艺术电影的放映体系,以放映轮次划分首二轮院线,对艺术片院线与商业片院线加以区分。欧美较为成熟的电影市场采取的是随排片周期延长而调整影院和片方分成比例的方法。这样的阶梯分账方法能有效增强影院对一些适合长线放映的影片的支持力度。笔者认为许多放映场次少,上座率高的小众艺术电影就属于该类电影。
另外,在某些情况下,给予小众艺术电影一定的行政支持也有利于我国形成一个成熟而多元的电影市场。希望小众艺术电影的未来是好的,我们还有多样的选择。
文/宁诗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