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焦点话题 正文
孩子被忘车内是一种“常识性悲剧”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07-14 15:15:22   稿源: 光明网-时评频道

作者:陈广江

7月13日的媒体上,两条关于孩子被困车内的新闻让人如鲠在喉。一是距离湖南湘潭一男孩车内窒息死亡仅半月,前日山东省沂水县又曝出类似事件:一名3岁女童上学途中,被幼儿园园长遗忘在车内9个小时,发现时已死亡。二是江苏义乌一男童被锁宝马车内,妈妈起初不同意砸车玻璃,让孩子在车里哭了一个多小时。(7月13日《新京报》)

两起事件,一起是完全不该发生但偏偏又重演的悲剧,一起是因无知而险些酿成悲剧的闹剧。二者的共同点则是常识匮乏、粗心大意,导致孩子被遗忘在险境,我们可称之为“常识性悲剧”。

湖南湘潭男孩的悲剧尚未远去,山东沂水女童的悲剧重演,现场同样惨不忍睹。虽然具体情况待查,但原因无外乎园长粗心大意,基本责任心出了不可饶恕的问题。据称,该幼儿园创办于1994年,2009年被评为市级一类园,那么其他普通幼儿园该存在多少安全隐患?

宝马车玻璃最后被砸碎了,但该妈妈的无知令人瞠目。媒体科普N次了,孩子在车内六七十度高温中撑不了多久,她怎能眼睁睁看孩子在车内哭一个多小时?无疑,她是爱孩子的,也并非心疼那几个钱,只是希望两全其美,既不砸玻璃又能救人。不小心把孩子锁车内,又无知到这程度,下一次再粗心时也许连砸玻璃的机会都没了。

这些年来,校车也好,私家车也罢,孩子被遗忘车内窒息而死的悲剧时有发生,人们呼吁了无数次,甚至喊都喊累了,但依旧无法遏制悲剧多发的势头。在孩子被视为掌上明珠的时代,却接连发生孩子被遗忘致死的悲剧,这是最令人的费解的地方。问题症结何在?

有“技术控”总结了孩子被忘车内的自救办法,比如根据不同车型选择按喇叭、打双闪等。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使其掌握自救本领,很应该,很必要。但是,客观讲,家长或老师粗心大意导致孩子被遗忘在车内,却指望两三岁的孩子开展自救,这不是在开玩笑,就是在推卸责任。

一个基本常识是:唯一能100%保护孩子的,只有监护者的细心和责任心。无论父母还是老师,粗心大意到把孩子遗忘在六七十度的车内,是不可原谅的,也是无法弥补的。意外难以避免,但如果意外发生的概率过高,还能叫意外吗?一个母亲竟然无知到坐视孩子被困车内一个多小时,社会中类似悲剧怎能杜绝?

著名的“海恩法则”可以用在这里:每一起孩子被忘车内致死悲剧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责任心倒了,常识没了,再先进的技术、再完美的制度,非但不能阻止悲剧,反而会成为悲剧的华美外衣和可怕助推剂。

这是一个亟需重申常识和底线、反思如何当父母和做老师的时代。但愿孩子不再被遗忘,但愿“常识性悲剧”不再上演。(陈广江)

孩子被忘车内是一种“常识性悲剧”

编辑: 沈媛仪
 
贪官身披节俭画皮绝不只是“穷怕了”
·僵尸肉照见新闻职业精神的衰退
·全面开放二孩还有多少生育潜力?
·“什么是脸”撞开学术不端的旁门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作为一名正厅级干部,在教职工大会上说出这样的话,可见思想层面已经出了不小的问题,也可以看出柴某有十足的底气。
辣评(lp)--稿件模板
    规定相应的工作时间和高温补贴,是来自国家、法治的刚性人文关怀,岂能说不给就不给,甚至是打折扣。
辣评(lp)--稿件模板
    要知道一旦法律姑息迁就,“扇”就成为惯性,视为理所当然的特权,扇就扇了,不扇白不扇。
观点集粹(gdjc)
周六上班如何成为合理的差异性存在
公务员周六上班不宜成常态
观点集粹(gdjc)
别让“僵尸肉”真假之争偏离靶心
应当怎样表达和回应对“僵尸肉”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