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舆论场有一种恶劣习气,以颠覆先前报道为乐,抓住一个细节的变化或拿到不靠谱的反方说法或仅仅提出某个不成熟、无权威来源的质疑,就以为还原了真相、打了先前报道者的脸,得意洋洋地宣布出现“惊天大逆转”。
新闻并非不可逆转。事件的呈现需要一个过程,并非媒体第一天报道的就是全部真相,随着调查渐趋深入和细节逐步公开,一开始语焉不详的报道和猜测,可能会被新的、更全面、更权威的发现所替代。其实这也不能叫“逆转”,只是新的事实随着调查深入而逐渐浮现出水面,这是新闻符合舆论传播规律的正常呈现。
比如,前段时间南京那场惨烈的车祸,一开始有网友猜测可能是毒驾(从场面的惨烈来看,用常识无法解释,我觉得这种怀疑属于合理怀疑),还称警方在肇事车内搜出冰毒,并称“肇事驾驶人在派出所时疑似毒瘾仍在发作,用头撞墙,警方不得不给肇事者戴上头盔”。不过,后来警方否定了这些说法,排除酒驾毒驾嫌疑。这算不算“惊天大逆转”呢?当然不算,对肇事者身份的认定,并没有让这场车祸的“基本事实”发生逆转。所谓“逆转”,是对事实颠覆式的全面否定、基本是非的反转,仅仅在“是否毒驾”问题上的质疑澄清,并没有颠覆什么。
有一些新闻,确实可以算是“大逆转”。比如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舆论先是在视频的诱导下将矛头全部指向打人的男司机,但第二天公布了新视频后,又把矛头指向违章“别”人的女司机。新的视频让公众看到了“男司机的愤怒事出有因”,舆论的情绪立刻发生了逆转。这可以说是一种逆转,其实也算不上是事实的逆转,而是舆论和公众太浮躁,看到一段视频就立刻作出是非判断,看到另外一段视频又惊呼逆转,把先前的判断全盘否定。为什么不能耐心等待更完整的真相呢?事件本身跌宕起伏,如果没有耐心看完整的视频和等待完整的真相,截取某个片断,很容易产生逆转效应,就像我们看冲突性很强的故事时的情绪反转。
另外一些事件,并不是事实有多大的逆转,而是事件本身有不同的观察维度。同一事件,不同的人叙述的内容就不一样,比如施害方的叙述跟受害方的叙述,会完全不一样。如果只片面听取某一方的叙述,比如医患冲突中只听患者的说法,而不采访医生,就很容易被患者充满悲情、对患者有利的故事牵着鼻子走。而如果另一家媒体不采访患者,只采访医生,说法当然不一样,于是也“逆转”了。
总之,有了对先前报道的重大的、颠覆性的、确凿的事实变化,才可以叫逆转,那种仅仅只是某个不影响整体事实判断的细节不同,一面之词的反方说法,或者没有铁板钉钉的事实为依据的质疑,不能说是“逆转”,至多只能说是“引发争议”。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种“新闻逆转”似乎是为逆转而逆转的“逆转想象狂”――看到一条新闻后,眼中没有了事实和是非,而是无根据地怀疑一切。有的以偏概全,抓住枝节否定整体事实;有的以“专业主义”之名,纠缠概念,尤其是比喻性的概念,回避真问题。
更有甚者,一些“逆转想像狂”完全偏离了正常的问题讨论,留下的全是口水――有的是用惊悚的标题党去吸引眼球,吸粉吸流量,悬羊头卖狗肉,营造逆转的戏剧效应;有的是水军转移视线搅浑舆论之水,用“无根据的另一种声音”搅乱公众的是非判断;有的是刻意标新立异,什么都想反着来,大家都说是,我偏说非,以反向炒作来营销;有的是走向偏执和极端,什么都想颠覆,臆想逆转一切,以颠覆为乐,以颠覆常识来表现优越感。当然,也有以这种“逆转”来站队的,不符合自己立场和想象的就想去颠覆――对手说是,我偏说非,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对手眼中的真相必是别有用心的谎言。
“逆转想象狂”的恶果,导致人们不敢相信媒体的报道,社会痛失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的良机,最后损害的是公共利益。
善良的人啊,别被那种“惊天逆转”的标题所误导,有等待真相的耐心,有恒定的价值判断,不浮躁不狂躁,就不会被“逆转”所消费。
曹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