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我是贪污犯,我没有贪污一分钱!臭不要脸你们!”若不是新闻报道,很难相信外表柔弱的郜艳敏老师会说出这样粗野的语言。从心理学角度讲,粗野言辞的背后往往掩匿着心理的崩溃。前一段时间我们呼吁外界舆论停止对郜艳敏的“二次伤害”,令人没想到的是,村子里的舆论却对郜艳敏构成着“三次伤害”。倘若说外界的舆论让郜艳敏心力交瘁,来自村民“自家人”的抱怨则真正击垮了郜艳敏的心灵。
我们不妨先来审视一下村民们都抱怨些了什么?“每次记者过来,村子哪里偏僻她就让拍哪里,从来不抓实际问题。”“她宣传我们村穷落后,收到的捐款就应该用在村子里。但是我们不知道谁捐了钱,也不知道捐的钱去哪了……村里的学校还是没有公办老师……媒体老是报道我们村穷,搞得女人都不愿意嫁到这里来了。”
向外界展示了村子的贫穷、姑娘们不愿意嫁到村子、捐款钱也不知道都去哪了。细细梳理,不管村民们的抱怨再怎么多面纷杂,反映的核心只有一个:郜艳敏的名气怎么没能使得村子富裕起来?
郜艳敏的名气是用悲苦的人生遭遇所换来的,然而名气再大,其本质上仍旧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女性。她自己也曾坦承,希望舆论停止对她的“侵扰”,让她能够恢复往日平静的日子。按照正常事态发展逻辑,郜艳敏现在应当还是和村民们相安无事,在教室里面尽心地教导着他们的小孩。
可这分名气在同村人眼中显然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平日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代课老师郜艳敏出名了,当外界的灯光聚焦于郜艳敏身上时,不可避免地对着其生存的村落进行着扫描。面对着外界无数的闪光灯和镜头,我想,村民们复杂的情绪当中一定夹杂着几丝欣喜,如媒体所报道,人们竟自觉不自觉地,期望起郜艳敏能够为这个村子带来更多的改变,更大的贡献。
然而当舆论悄息,事态平复,村民们失落地发现,郜艳敏的名气非但没有给村子带来任何好处,反而将村子的种种贫穷展示于众,这使得村子某些原本就窘迫的境遇变得更加糟糕,自然一切的怨气宣泄于郜艳敏。
对于一名朴拙的农村妇女来说,“贪污”不仅仅意味着经济的侵占,更是道德的否定,在礼法维持的乡村秩序中,这种评议显然是“良心上的重罪”。村民们的抱怨,郜艳敏的无辜躺枪,这背后缺席的是相关部门对村民们疑惑的及时回应。有媒体曾经报道,郜艳敏当临时教师的经历,暴露了当地教育管理部门的种种漏洞,曲阳县有关方面为包“家丑”,决定取消下岸村教学点,辞退郜老师。后来,在舆论的压力下,郜艳敏才得以继续留任。而就在前些日子郜艳敏还曾担忧地发问:我是不是又给教育局惹麻烦了。
更耐人寻味的是,郜艳敏出名后镇政府成立基金会,捐赠反而减少了。而且从村民们的抱怨来看,当地相关部门似乎并没有向村民公示捐款明细及用途。
所以当面临媒体的满篇报道、舆论的持续关注时,当地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是否及时应对并知耻后勇,对媒体所报道出的问题开始着手解决,不免令人推敲一番。露丑揭疤不可怕,可怕的是露了丑,揭了疤不去医治,反而对着丑、疤无动于衷。从某种程度上说,郜艳敏没有错,村民们也没有错,在当地部门缄默的状态下,郜艳敏无辜地为村民们的不满情绪埋单,与其说是村民们对郜艳敏的抱怨,不如说是村民们对当地相关部门的叩问。
有一点不管是村民们还是郜艳敏本人,都应认识到,郜艳敏的名气不是一剂致富药,依靠郜艳敏的名气并不能改变整个村子贫穷落后的面貌。
文/温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