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头条推荐 正文
说说亚运会的“重”与“轻”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09-18 11:32:07   稿源: 钱江晚报

高路

杭州申办亚运会成功,从现在开始,杭州就进入亚运模式了,大家都很兴奋。

城市管理者自不必说,亚运会是催化剂,随着一项项配套工程的实施,杭州的发展蓝图势必重新布局,杭州的未来也将清晰起来。民间也一样,期待家门口的高水平体育比赛,期待被亚运会改变的城市、被亚运会改变的生活。甚至民间的热情要高于城市管理者,因为这个城市是属于大家的,城市好大家都好,城市管理得井井有条、建设得漂漂亮亮,大家脸上都有光彩。

这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杭州这些年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有能力有实力也有这样的信心办好亚运会;另一方面,头一回当这种规模赛事的东道主,难免又心生忐忑,担心基础设施建设能否跟上,市民的文明素质能否匹配?

亚运会很“重”,现代综合性洲际运动会,对举办地来说,往往意味着一份厚重的嘱托。亚运会能落户杭州,一定能推动杭州各项事业的发展,这是杭州提升城市价值的最新尝试。经历数十年高速发展以后,在迈向未来的过程中,杭州需要这样一个机会来证明自己,展示自己的文明成果。这种努力也不会止步于亚运会,而是相当长时间内的一个持续的行动。亚运会的举办,无疑将加快杭州从新一轮城市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速度,成为不仅在中国也在世界范围内有特色有分量有影响力的城市。

亚运会重在机遇。这是一个凸显杭州特色,提升城市价值的过程。有了良好的基础和雄厚的财力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这些硬件上的目标都不难实现,比较难把握的是处理好各种关系。抓住机遇很重要,但如何在机遇面前保持冷静理性的态度更重要。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可能不可避免,但投到什么程度恰好,投到什么程度就用力过猛,这就需要更科学定量的分析了。这是关系到长远发展的大事。既满足当下的需要,又满足长期发展的需要,要于经济于社会都有裨益。

说完亚运会的“重”,再来看看亚运会的“轻”。这涉及到我们如何看待一场比赛和一座城市的关系,也涉及到如何看待短期的目标和长期发展的平衡。

亚运会之“轻”在于它说到底是一项体育赛事,基调应该是快乐阳光、积极向上。它更积极的意义应该体现在对运动精神的激励,对全民健身精神的发扬,运动本身的快乐要大于我们希望运动带给我们的东西。借运动的精神丰富整个市民的文化生活,充实杭城的文明内涵,促进亚洲各国和地区经济文化交流,这才是真正的体育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让每一个杭州市民、每一个来杭州旅游做客观看比赛的人脸上都露出温馨的微笑,比修了多少条路建了多少个场馆,拉升了经济多增长几个百分点更重要。办一届亚运会,除了要留下一个完善的基础设施,还应该有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这对正处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杭州乃至浙江都意义重大,经历一场亚运会的洗礼,文明的素养会沉淀在居民的一言一行之中,市民精神会有一个焕然一新的变化。

亚运会是一个推力,也是一个机遇,但它不会自然而然就变成现实,最终还是要靠城市本身的努力,依赖城市中每一个人的进步。思考这些利害关系,如何作出决策,如何在办亚运的过程中将整个杭州的文明素质提高一个层次,如何让亚运会成为文明交流的盛会,这种过程远比单纯办一届成功的亚运会更能考验一个城市。

杭州已郑重承诺,将办一场“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亚运会。有这样一份自信,那么我们就能从容应对举办过程中的种种挑战,从容地享受比赛的过程,从容地与各国人民分享快乐,也更加自信从容地面对自己的未来。(高路)

亚运会的“重”与“轻”

编辑: 郑晓华
 
“流量不清零”闹剧背后的垄断何时能打破
·张育军被抓 能终结股市乱象吗
·官员亲属经商该遇“逆向歧视”
·面对老人摔倒让想象慢点走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人才双向选择,自由流动有益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一副怨妇面孔,不如躬身反思,如何才能留住人才,如何才能吸引人才?
辣评(lp)--稿件模板
    水产品环环“用药”的公开秘密,不止是监管执法的尴尬,或许也会成为断送某些知名企业前程的“最后一根稻草”。
辣评(lp)--稿件模板
    保险只能减轻经济损失,并不具备保平安、承担教育的功能。针对市场的需求是保险公司的职责,买与不买,权利在家长手里。
观点集粹(gdjc)
请问凤姐是不是五级美甲师?
持证美甲?简政放权不能总靠总理来“点名”
观点集粹(gdjc)
敢收“防啃费”,啃掉了医德医魂
太平间收“防啃尸费”,谁是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