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辣评原创 > 特邀专栏 > 赵华奇文集 正文
毁誉中体育圈该如何刮骨疗伤?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09-21 09:15:21   稿源: 中国宁波网

  赵华奇

  闲时刷朋友圈,一篇题为《李娜致信孙晋芳:脏话都形容不了你的卑鄙!》的文章引起了笔者注意,娜姐当然不可能是此文的作者,这从文章对于体育圈的肤浅认知和引证观点的混乱逻辑就可看出端倪。

  笔者的父亲是位老运动员,在老一辈的圈子里有些名气,虽然自己目前已弃“武”从文,但因受父亲影响颇重,加之年少时曾有过圈内经历,对体育圈内的道道还是懂点一二的,既然此文开了头,笔者不妨顺着文章的主线,来聊聊这个被文章作者称为万恶体制的体育圈。

  关键词:【金字塔】

  这是个金字塔式的圈子,只有处于塔尖的运动员和教练员才可以尽情享受着聚光灯带来的“名”和“利”。姚明、刘翔、孙杨、宁泽涛;现在的,过去的,都是因为他们站到了塔尖之后,才被公众所熟知,也由此收获了常人艳羡不已的名和利;如果有人就此认为每位运动员都是幸福的,那就大错特错了。他们中的很多人有的因天赋的欠缺,一辈子可能都学无所成;有的因伤病的困扰,一生都得不到展现才华的机会;有的则是万事俱备,只差一次比赛的功成名就;听来多少有些悲伤,这就是体育圈的法则,若没有成绩、没有机遇、没有展示,注定一生默默无闻。

  关键字:【伤病】

  任何一名运动员都避免不了伤病的困扰。要出成绩,就要加倍训练;要加倍训练,就难免会出现各类伤病,轻则皮外之伤,重则伤筋动骨,甚至致残。笔者就因年少时短短的入行一年,落下严重的椎间盘损伤,直至前年因实在忍受不了损伤的折磨,才下定决心求医动手术而暂时性康复,要知道笔者才仅仅入行一年而已,那些在圈内七八年乃至数十年的运动员要经受怎样的伤病折磨,圈外人未必能做到感同身受。还记得当年带给宁波观众无线欢乐的八一双鹿,那位铁汉刘玉栋,他受伤次数累计高达上百次,又有多少人能看到这位铁人在比赛暂停时毛巾下的痛苦表情。这是一个拿身体在拼命的群体,少数人令人羡慕不已的聚光灯是他们用一次次伤病的累积换来的。

  关键字【商业气息】

  对于体育圈,还有一个看起来有点残酷的“潜规则”,那就是并不是所有项目的佼佼者都能享受聚光灯的眷顾,而决定这一切的就是商业气息。只有那些拥有商业推广潜力的项目运动员,才有可能吸引社会、企业、官方的共同目光,这就能解释了,为何有的项目虽然拿了奥运会冠军,生活、工作、名气却依然依旧,而有的项目运动员却能在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大姚进军NBA,拥有了当时圈内人难以想象的财富,刘翔夺得北京奥运金牌,举国同庆;宁泽涛,一夜之间成为全民男神;背后都是因为这些项目拥有极大的商业气息,这些运动员拥有巨大的商业潜力,于是耐克来要代言了,刘翔的跑鞋牌子红了。

  关键字【弊端】

  这是个不得不提的词语,也是笔者认为现有的体制虽然并不是那篇文章说的那么混蛋,但确实有些不可回避的弊端。

  现有培养体制大致如下:基层选拔—层层筛选—国家集训—比赛出成绩。这种选拔体系不能为错,在三四十年前那个还不那么富裕的年代,这种由国家包揽的培养体制是符合当时那个时代背景的。这种培养体系的优点在于,运动员不用为自己的吃住发愁,也不用为项目的赞助商发愁:国家买单,放心去干,就是这么简单。

  但现在,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事实上,已有不少社会资本进驻了圈内,各大赛事的冠名就是最为典型的一例。那么旧有的培养模式,在新的形势下就会体现出一些弊端。如:运动员与教练员之间利益不相制衡的矛盾,曾经都由国家买单的待遇福利格局因社会资本的介入发在了微妙的变化,教练员因掌握了运动员的比赛机遇、成绩评价等评估主动权,从某种程度上讲,已成为运动员的命运主宰者,也滋生了国内一些教练员因社会各种利益驱使,而摒弃了为成绩论的运动员评估标准,再如:运动员真实的运动生涯很短,出成绩就在那么几年,基层体校—省级体校—省级体工队—国家队,这种传统的培训体制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延误了运动员发挥最佳成绩的年龄。如何让社会资本的进入更好地促进运动员人才的选拔,这是个值得调研的问题,虽然在很长时间内并未引起舆论关注。

  关键字【淘汰】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用八个字来形容体育圈内的竞争,或许过于极端,但对于目前的体育圈,却是一个很是残酷的现实。训练必然使得文化学识边缘化,加上过早的接触社会,让很大一部分人无形之中染上了各种陋习,打架、吸烟、逃学都显得稀松平常,而这一切的短暂放肆终会因为淘汰的带来衍生出无限的负面效应。试想当一个个运动员,因为年龄、成绩、选拔等原因被淘汰回家时,他们“轻文化”的一无是处,缠身的伤病困扰,一身沾染的陋习对于这部分人今后的人生走向该有多大的影响。

  体育事业需要发展,日益呈现的弊端就需要当代的管理者用发展的眼光去实时更替根深蒂固的观念、认知和方法,社会改革的今天,体育圈也该刮刮骨了。

编辑: 郑晓华
 
说说亚运会的“重”与“轻”
·“流量不清零”的垄断何时打破
·张育军被抓 能终结股市乱象吗
·官员亲属经商该遇“逆向歧视”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以甘肃为例,假使“1小时内上报”的新要求在各级得到有力执行,吼得住迟报这点没太大问题,但想吼得住瞒报谎报恐怕很难。
辣评(lp)--稿件模板
    人才双向选择,自由流动有益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一副怨妇面孔,不如躬身反思,如何才能留住人才,如何才能吸引人才?
辣评(lp)--稿件模板
    水产品环环“用药”的公开秘密,不止是监管执法的尴尬,或许也会成为断送某些知名企业前程的“最后一根稻草”。
观点集粹(gdjc)
请问凤姐是不是五级美甲师?
持证美甲?简政放权不能总靠总理来“点名”
观点集粹(gdjc)
敢收“防啃费”,啃掉了医德医魂
太平间收“防啃尸费”,谁是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