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头条推荐 正文
“大学不能谈及性”是个伪命题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09-28 10:42:12   稿源: 来源:红网

张卫斌

9月27日红网发表大学生石灿题为《大学开设性教育课有违常理?》的评论。文章指出:开设性教育课程或者恋爱课程的高校,是为了应对大学生有需要却“投靠无门”的窘境,突破了世俗对“大学不能谈及性”的禁锢,让只做不说的隐晦话题晒晒太阳,让“隐藏文件夹”和“实践出真知”都被科学系统的知识拦下,让大学生以及大学生成家立业后不尴尬,以更加积极阳光、健康活泼的姿态面对未来。(9月27日红网)

按理说,作者是身在高校的大学生,对“大学开设性教育课”这一话题最有发言权。然而,作者上述论断,特别是关于大学生性教育“投靠无门窘境”的判断,以及“破除了世俗对‘大学不能谈及性’的禁锢”之说,都属无稽之谈。

暂且不说现行的法律中没有规定大学生不能谈及性,国内高校,也没有哪一所学校的校规有此奇葩规定。至于当下的“世俗”,更不是不能谈性,而是有大谈、特谈、乱谈的趋势。比如,本来是卖房子、卖车子的房展车站,硬是要靠脱得只剩下三点的模特助阵。一些敢于裸露身体女模特,成为车站、房展的香饽饽。

先说高校,性教育的尺度之大已超乎人们想象。2012年,网上盛传华中师范大学性学教授彭晓辉将邀请日本某AV女优来华讲课,引起舆论广泛争议。迫于舆论压力,彭晓辉教授不得不取消该计划,改为双方团队之间私下会面,进行“学术交流”。

高校的性学专业研究也有走火入魔之势。有报道,“中国性学第一人”、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潘绥铭教授,因“科研资金使用不明”被行政处分。潘教授及其团队共定性研究过中国23个“红灯区”,访谈过1132位“小姐”,239位“妈咪”,212位嫖客,出版了中国地下性产业的专著。透过潘绥铭教授的“性学研究”,可以看出当下“性”状之乱。

很显然,高校不是不能谈及性,而是在乱谈。

所谓的大学生有需要却“投靠无门”也与事实不符。一来,现阶段,无论是小学,还是初高中,学校都开设了生理卫生课、生物课、生命安全课等课程。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讲解生理卫生知识及性知识。退一步说,即便是少数大学生没有掌握这方面的知识,也完全可以自己到网上或者到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进行自学。

并不否认,性学是一门科学,需要人们以科学的态度、平和的心态来正确面对。事实上,随着社会的进步,谈性色变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但也必须看到,性毕竟是一个敏感而私密的话题,大学生的性知识也没有某些专家所说的那样“匮乏”。恕笔者孤陋寡闻,好像还没听说过,世界上有哪一个民族因为性知识的“匮乏”而走向消亡的。再者,高校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教学有纪律。高校毕竟是传承文明的场所,适度的传授性知识当然无可厚非。过度的、不恰当的渲染性教育的重要性,难免会让人觉得教授不务正业,大学不登大雅之堂。

 

编辑: 郑晓华
 
靠行政做大“农村淘宝”是缘木求鱼
·“贪官+情人”也是一条死胡同
·送到父母手上的月饼才叫“中秋”
·60岁老妈蜷缩后备箱是谁之过?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车还没走多远,马上就有人喊停了!从汽车限购到有车位才能买车,通向拥有汽车的路,怎么就这么艰难呢?
辣评(lp)--稿件模板
    对于这样的“牌局老总”,最有效的手段,当然是目前的纪委介入,国企老总牌瘾有多大,板子就该就有多大,依法依规严惩。
辣评(lp)--稿件模板
    宁波已从略显单薄的“轨道单兵”正式升格为“轨道联网”,未来“一环两快七射”的轨道网状布局雏形由此进一步显现。
观点集粹(gdjc)
大众造假戳破柴油车环保神话?
“大众”作弊事件警示中国制造
观点集粹(gdjc)
私域冲突公开担责不是好现象
大数据时代需要重新认识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