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童
近日,福州网友“@im005”发微博称,“一个老太太欲上168路公交车,她提着个白色塑料袋,里面装着一只家禽,但司机不让她投币,让她下车,老太太说家禽装在袋子里面不脏,最后甚至跪下,嘴里不断哀求。”由于微博配了几张老人下跪照片,引发网友热议。(11月22日《海峡都市报》)
这的确是一种让公交司机颇感棘手的两难情况:外地老人走得累了,又不太认路,为能上车而跪下哀求;但就相关规则而言,却又明确禁止携带活禽上车。尽管当班的公交司机最终还是“网开一面”,但此事传开之后,可谓“了犹未了”,网上议论明显分成了“规则派”与“同情派”的各执一词、互为对掐。
实话实说,笔者个人倒是比较认同公交公司的说法:活禽脏臭,还可能传染疾病,所以明确规定不允许市民携带活禽上车。司机遵守规定没错,但老人情况特殊,也情有可原,所以,公交公司作此表态之后,“还是希望市民不要携带活禽宠物上车”,也可理解为一种“有规则的同情”的务实对待。不过,这也不是无懈可击,倘若有人非要“钻进牛角尖”地拿规则说事,那么“允许活禽上车”终归也显底气不足。
笔者称“跪求上车”莫陷入“规则之争”,自然不是说规则和规矩可以任意违反。然而,不少时候,凡事最好也能有个“具体情况、具体处理”的适度灵活与宽容。拿福州公交车上的那一幕来看,一则外地老人下跪哀求令人同情,二则家禽装在袋子里面影响还属可控。事实上,当公交司机“违规”允许老人上车之后,同车的绝大多数乘客没有迅速表示异议,似乎也可解读为他们基本默认了司机的决定,从同情的角度“共同”放了携带活禽上车的老人一马。
当然,笔者的上述思考,虽然没有跳出和逾越“合情合理”的范畴,却也同样存在“合理想象”、“自作主张”的可击之懈。这就引出了一种“事后诸葛”的设想,要是当时的情况下,公交司机一方面有同情下跪老人的念头,而另一方面也有一种重视“公众决断”的意识,先来口头征求一下车厢内所有乘客的“集体意见”,相信最后“有规则的同情”处置结果,就更映衬了尊重规则的首要考量,也能最大程度地消弥其“有规不循”的负面因素了。
假如请乘客来决断“跪求上车”,既非多此一举的同情铺垫,亦不是减少指摘的道德绑架。在我看来,当现实中突发一些“要规则还是要同情”的两难境况时,多一些集思广益,多一种共同发声,显然比有意无意的独自作断,更能求得合理应对的“最大公约数”,自然也能使某些“鸡蛋里挑骨头”的事后责难,不易将其引向“规则之争”的死胡同。换言之,解开规则与同情的“死结”,切莫忽略了大家说话的“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