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童
用打车软件呼叫“专车”,却来了辆公交!这不是“段子”,而是发生在身边的真事。近日,上海市民陈女士向媒体反映,她遇到了这桩怪事,“一个人坐‘公交专车’回家。”消息传开,引得舆情纷纷:如果路中出现“状况”,责任该如何分摊?公交车用作“专车”到底为哪般?(1月19日《青年报》)
奇葩时时有,这次是“专车”。联想到打车市民“独享”一辆公交车,和司机一路有说有笑地顺利到达目的地,并且还给了一个满分评价,许多人或已心生羡慕:啥时自己也有机会来一次这样的“开心打车”?不过,“公交专车”显然不是什么“牛气专车”。有律师就作出奉劝,除了司机已涉嫌不当得利,一旦途中出现安全问题,保险公司是有理由不予赔付的。
软件打车竟叫来一辆“公交专车”,据司机自述,他刚结束末班车工作,与其空驶回库,不如顺路载客。但人们也知道,“专车”载客中的鱼龙混杂、货不对板现象,除了偶见这威风八面的“公交专车”,更多的时候,则可能遇到预约“专车”却来了辆“电马儿”,甚至弟弟开“专车”肇事后兄长等为之“顶包”。打车软件在受到热捧的同时,也遭遇违约成本低、处罚力度小等问题,因投诉渠道有限,大多乘客只能自认倒霉。
利用末班车的回程入库,见缝插针地做起“公交专车”的生意,这种事儿毕竟少有,所以很快便成了媒体报道的“奇葩新闻”。然而,有道是“做事先做人”,搞“专车”兼职也是如此,如果“人、车、牌”的信息不符乱象,隔三差五地总会时常映入公众的眼帘,那么,一定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以致人人都习以为常地不当回事。在我想来,其归根结底,还是在局部地区和一定范围,有些人的为人处事,早把最基本的诚信要求抛在一边、置之不顾了。
是的,就“专车”服务的监管现状而言,违约成本低、处罚力度小、投诉渠道少等的因素,确实让一部分滥竽充数者混迹其中,也成了诚信待客“泥沙俱下”的麻烦制造者。但这并不可以说,由于“专车”服务尚处于发展完善的阶段,就无妨降低标准、多予宽容。恰恰相反,越是创牌拓市,就越要严格管控、优质服务。拿“专车”不专、以致“变脸”出公交车、“电马儿”也敢拉客的乱象来说,我觉得这种“奇葩”纵然只是一朵两朵,也应果断及时地拔而除之,并绝不网开一面地再给“入行”资格。
经营有差异,诚信无小事。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一条最最底线的起码要求,就是必须以诚相待、以信树牌。“专车”兼职如此,其他行业莫出其外。因此,看似笑料的“公交专车”,无异于碾出了一道“诚信软肋”。对其当事者,暂且不说别的追究和问责,至少“专车”平台应一查到底,将之“逐出山门”;如果更进一步,相关“专车”行业的其他平台,也要尽快做到信息共享,让缺诚乏信者再难轻松“入列”。
由此及彼,推而广之,倘若各行各业都把诚信建设放到重要位置,招聘用人先看征信记录,相信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人人重视和“珍惜羽毛”的社会正气。到了那个时候,谁若还能叫到“老母鸡变鸭”的“公交专车”或“电马儿专车”,那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奇闻趣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