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辣评原创 > 特邀专栏 > 江海文集 正文
关注两会:让公共自行车能“养活自己”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6-02-26 10:18:47   稿源: 中国宁波网

 关注两会系列评之四:

 陆仁

  自2013年推出以来,我市公共自行车受到了市民的广泛欢迎。然而,建立一套完善的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绝非易事。为此,市政协委员伊阳在市“两会”上提交《关于优化公共自行车租赁的建议》,呼吁有关方面充分挖掘公共自行车媒体价值,使运营企业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2月25日《宁波日报》)。

  小小的公共自行车,之所以能登上“两会舞台”,引起代表委员的关注和热议,一方面源于它与城市公交、地铁实现无缝衔接,打通了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另一方面,公共自行车的大量投放,减少了机动车带来的尾气污染,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状况作出重要了贡献。

  正因为公共自行车具有“绿色”“公益”“民生”等属性,我市在已经投放30000辆公共自行车的基础上,今年又明确市区要新增公共自行车网点200个,新投放自行车5000辆,并将其列入了政府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在财力安排方面予以重点保障。然而,正如伊阳委员建议中指出的,“建立一套完善的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绝非易事”。目前,我市公共自行车免费租用比例在97%以上,2%左右的有偿出租收入,显然难以支撑这个系统健康、持续地运转。如何充分挖掘公共自行车自身的资源和商业价值,减少政府财政投入,实现“以车养车”,保障日常管理、养护、维修等诸多后续环节的经费支出,是必须破解的问题。

  由财政“兜底”到“走市场化的路子”,杭州的现在经验或值得一学。2月24日的《钱江晚报》,详细介绍了《杭州公共自行车不花纳税人一分钱》的经验,他们的做法是:“以市场保障公益”,通过资源开发让项目持续发展。其中,最核心的资源是将2242个停车棚灯箱、656个公共服务亭亭背内灯箱广告的5年经营权,以公开竞价的方式向社会招标。加上其它方面的相关收费,一年可收入8000万,公共自行车今后的运营,可以基本不用纳税人花钱了。也就是说,公共自行车是基本能够“养活自己”的。

  因为没有公开的数据,我市公共自行车一年的管理维护成本有多少尚不得而知,但以杭州为例比对,也可算出个大概——杭州8万多辆车,去年一年支出是8000多万;我市3万多辆车,一年支出估计也不会少于3000万。可见,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随着车辆投放数量的增加,今后这方面的支出还会加大。如果想办法把这笔钱挤出来、省下来,相信能解更多民生领域的“燃眉之急”。

  “以市场保障公益”,杭州的办法显然是可行的。在当前公共财政趋紧、大量的民生实事需要“排队”办理的背景下,迫切需要相关职能部门转变理念、开动脑筋,积极尝试运用“市场之手”破解现实之难。只有打破“部门壁垒”,充分挖掘公共资源的价值,类似公共自行车这样的公益项目才能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当然,为公共自行停车棚灯箱等做广告开“绿灯”,并非是说允许其游离于监管之外。这方面,只要广告做得合法、规范、有序,也不至于对城市环境造成多大影响。道理很简单,杭州是省会城市,又是国际著名的旅游城市,而且今年还要举办“G20峰会”,当地政府对城市环境的重视程度肯定不会亚于宁波。给公共自行车一个“养活自己”的机会和途径,实乃好事一桩,相信不会给我们所在的城市“抹黑”。

 

编辑: 郑晓华
 
教育公平不能维系于运气
·用智慧和良心建好“城市的良心”
·蓝孔雀“被吓死”示警家庭教育
·推行街区制,不要仅仅盯着围墙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只有打破“部门壁垒”,充分挖掘公共资源的价值,类似公共自行车这样的公益项目才能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辣评(lp)--稿件模板
    关注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和生活状况,让他们快乐工作,有尊严地生活,不仅有利于他们实现自身价值,也利于法治社会建设。
辣评(lp)--稿件模板
    更要严格选举制度,把不合格的、不认真履职的人从队伍中“请出去”,把那些有强烈责任感的人选进来。
观点集粹(gdjc)
明码标价的消费陷阱更可怕
冰城吃鱼花万元宰客丑剧何时休
观点集粹(gdjc)
上海姑娘江西男为什么能“红”这么久
“返乡日记”里,有更大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