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时评·媒体观点
消费者不是假货泛滥的替罪羊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7-01-17 10:37:10  稿源:宁波日报

  毛建国

  工业用盐、色素、食品添加剂,加上自来水一勾兑,贴上标签就是一瓶李锦记牌或海天牌的酱油。在天津市静海区独流镇的一些普通民宅里,每天生产着大量假冒名牌调料,雀巢、太太乐、王守义、家乐、海天、李锦记等市场知名品牌无一幸免(1月16日《新京报》)。

  当天还有新闻称,福建莆田曾因为大量产出仿冒名牌的运动鞋,被戏称为“假鞋之都”,虽经当地政府多次打击,假鞋仍然屡禁不止。还有一则新闻称,在阿里巴巴的倡议下,“大数据打假联盟”在杭州成立。

  这三则新闻表明,当前假货泛滥,实是线上线下必须面对的共同问题。这也是公众百思不得其解的,为什么假货如此泛滥?如何才能让假货成为过去时?

  在对假货问题的分析与研究中,有一种观点值得重视,就是把假货的泛滥归咎为“消费者对低价的追捧”,以及由此“催生的旺盛市场需求”。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放眼全世界,除了那些“人傻钱多”的,又有几人不希望价廉物美?消费心理以及消费文化是一个关注视角,但绝不是问题的主要方面。把假货泛滥归咎为消费者,这既是在推卸责任,也容易让问题陷入无解。

  分析问题,需要有联系的眼光。莆田“假鞋之都”的形成非一日之功,这么长时间内,监管部门去了哪里?无论如何解释,恐怕都不能说监管部门尽到了应有责任,真正做到了“疾恶如仇”。同样值得思考的是,天津独流镇调料造假窝点聚集问题。据了解,“此地聚集的造假窝点有四五十家,每年产值以亿元计,造假历史更是有十多年”。这么长时间,这么大规模,监管部门难道一无所知?无论是责任担当问题,还是能力作风问题,都是监管缺失的体现。这也是人们感慨的,监管部门是市场把关者,如果监管有为有力,假货问题何至如此?

  消费者不是假货泛滥的替罪羊。面对假货,需要解决消费心理、消费文化的问题,需要充分发挥技术手段、“大数据打假联盟”等的作用,但最重要的还是解决监管不力的问题。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监管处于至关重要的位置,监管有为有力,最起码不会像现在这样,大家提到假货,只能大摇其头或空叹无奈。

编辑: 郑晓华
 
“永远在路上”是答卷也是教材
要遏制非质量原因的短命建筑现象,就要改变“领导一句话就变”的城市规划生态,具体说来,有两项工作要做。
设置专门的监督机构,补齐信息安全短板,对为个人信息上一道“安全锁”,形成让“内鬼”伸手必被捉的信息安全防范网络。
一个成熟的现代公民,必须习惯于从定量化的精准视角去判断所谓的“安全性”,而不是将模糊式的“致害关系”无限放大。
此类排名传递很坏的办学导向。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民间机构做的“百强高中”排行榜,是怎样变为教育部官方发布的?
观点集粹(gdjc)
不妨给善作“小事”的市委书记点个赞
跳出“城墙思维”看西安市委书记捡烟头
观点集粹(gdjc)
遏制校园欺凌须德法两教并重
不是所有的校园冲突都是欺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