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焦点话题 正文
羊年到了,年意浓了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02-17 09:35:21   稿源: 北京青年报

当下中国,复古情怀和国际范儿并存,对生肖文化的探究也是一种文化寻根,富裕起来的中国人需要文化的认同。

“羊年是何羊”背后的谜团

羊年是山羊的羊,还是绵羊的羊?如果你向周围的人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可能会遭到白眼,多无聊的问题啊。无论哪个羊不都是羊年吗?而最近英美一些媒体开始讨论这个问题,如何翻译中国的“羊”年,在英文词汇中,两个羊(sheep和goat)是不能混用的。当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时候,翻译的确成了问题,但是两种文化之间很难进行准确的翻译,理解彼此思维的差异可能是实现彼此认知的必由之路。

于中国人来说,山羊或者绵羊已经不重要,而比较关注的可能是属羊的好或者不好,普遍流传的“谎言”是“属羊为劣”,周围的一些朋友会避开羊年生孩子。无论这种观念对或者不对,它已经成为当下中国人普遍关注的焦点,这与西方人纠结的山羊或者绵羊,有天壤之别。随着中国的全球化,世界也在认识和接受中国,这个互动的过程必然会产生很多失焦或者误解,在彼此的交流中才会发现差异,尊重和理解差异是文化交流之道。

山羊或者绵羊,这个问题本身折射出外部世界对中国的理解越来越深刻,也越来越深入到细节了。一种文化之所以引起他者的兴趣根本原因还是这种文化的活力,这也对中国的文化传播和交流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文化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敝帚自珍是不行的。山羊或者绵羊的翻译困惑背后折射出中国对外文化传播还不够精细,如果中国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翻译“惯例”的话,西方媒体记者在翻译的时候或许就不会这么纠结了。

中国文化有模糊之美,很多东西只能意会不可言传,而西方文化则比较求真,针尖上有几个天使都需要辩论。模糊和精确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文化特质,关于羊的翻译问题体现了两种不同文化关照的重点。文化交流看上去是很高大上,但实际上却是在生活的点滴之间,日常生活就是文化最基底的支柱。

比如中国人聚会喜欢热闹,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不喝酒好像很难沟通感情,感情到了,很多事情也就解决了。所以,中国到处是吃饭的地方,而咖啡厅、茶馆等场所就相对少得多。笔者曾听一位美籍华人说,因到美国旅游的中国人越来越多,而游客们基本都会到中餐馆就餐,就餐的气氛很热烈,让很多美国人受不了,就不会再到餐馆吃饭。于是,有些餐馆打出了拒绝中国游客就餐的牌子。抛开各种“主义”的情感,这些餐馆的行为其实是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

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已经有很多学者研究和讲述了,而笔者更愿意将文化视为实践的过程,文化之间的差异和接线并不是泾渭分明的,通过交流与互动,会“共享”更多的习惯或者惯例。如果对比一下古代中国,当下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多少是中国的,又有多少是外国的呢?也许更多的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当下中国,复古情怀和国际范儿并存,对生肖文化的探究也是一种文化寻根,富裕起来的中国人需要文化的认同。而纠结“羊年”的译法则代表着中国文化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其纠结于山羊或者绵羊,莫不如探究一下背后的谜团,山羊与绵羊代表着不同的地域文化。要让外国媒体讲述如此复杂的生肖文化,的确不太现实,这些工作需要中国的媒体来做,向世界讲述一个全面、真实的中国是媒体的责任。然而,任何讲述都是需要听众的,没有听众的讲述叫自吹自擂,只有找到听众的兴奋点才能事半功倍。

羊年的翻译法只是中西差异的“冰山一角”,也为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反思的支点,文化如水,万川汇流方成大海。(孙兴杰)

年味的记忆与更新

家里长辈说:过年是越来越没有年味儿了!家里后辈说:过年去哪里找年味儿?去哪里体验中华民族传统风俗文化?

近年来,确实有不少人感叹过年没有年味,或者惆怅于年味的变淡。如果到乡村里走一走,到集市上看一看,当看到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看到堆积成山的各种年货;看到迎风招展的春联,看看大姑娘小媳妇们的笑脸……哪怕再孤寂的心灵看到此情此景,也会被感染得欢快而激动。

何谓年味?言人人殊,味有不同,但永远不会消失,只要我们仍然过年,仍然保留过年的传统。此时此刻,有的人已返回故乡正尽享过年的欢愉,有的人已经踏上归途,归心似箭,还有的人仍在值班,却难掩乡愁。这是针对漂泊在外的游子而言,还有一个群体,他们本就在城市里生活长大、工作,也许不需要凑春运的热闹,但他们同样驶入了过年频道。“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回家是信仰,过年也是信仰,无论贫富、不分地域,一桌的团圆饭与熟悉口味,一屋子的乡音与亲情味,无不让人醉倒。年味再淡,能淡到哪里去?

说是年味淡了,盖因当下的情景与幼年时的情景已有不同,当下的心境与幼年时的心境亦有不同。不同,不代表年味变淡,只是因为视野转换,心绪复杂罢了。有网友说:“故乡与其说是处所,不如说是河流。无论欢喜悲忧,它总要向前流淌,不断改变形貌,只有沉积在水底的几块石头能让你想起它的旧日模样。”过年亦是如此,我们变了,却要求年味不变,不太可能。如今我们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却怀念贫瘠年代的年味,更像是怀念一种记忆、一种情感、地理意义上的故事。由此而言,怀念年味正是享受过年的余味。

故乡变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年味也有了更丰富的味道。王蒙曾回忆他小时候过年的场景:“小时候过年特别激动,因为能吃上一顿肉,因为包饺子,因为穿一件新衣服,因为给大人磕头和得到压岁钱。”如今,天天吃肉也不是难事,只要愿意可以顿顿包饺子。年过得好不好,有没有味道,吃肉包饺子早已不是主要的衡量标准了。从吃的、穿的到用的,一切都在变化,其实年味不是淡了,而是变了。

乡村给我留下的还有一个极深的细节,即WIFI逐渐普遍化。越来越多的人用WIFI上网,上网不仅是城里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也已成为农村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这种变化,意味着农村人的生活方式向城里人看齐,意味着他们有更丰富的精神诉求。古老的年味会长存心底,有了新生活的年味更让人适应。如果重回鞭炮震耳欲聋、吃穿难以果腹、蔽体,没有手机、没有WIFI的年代,我们真能受得了吗?如果时光倒流,我们会乐陶陶地赞美并陶醉彼时的年味吗?

如果稍作留心,便不难发现太多充满生命力的乡村变化。如果将这些变化呈现出来,拼接起来,便能轻松感受农村的新面貌,也能感受我们心灵的成长。过年的方式或有变化,但根植其中的年味永远不会飘散;表达幸福的方式或有不同,但对幸福的追随不会停歇。每个人都有权利向往美好生活,一个日渐开放、富庶且容纳多元的社会,才能为这种向往提供更多可能和保障。且让怀念置于心底,且迎接并享受不一样的年味,若干年后我们的孩子长大,他们也许会怀念现在的年味。(秦川)

羊年到了,年意浓了

编辑: 沈媛仪
 
山羊还是绵羊争论并不多余
·春运如你所见亦如你所不见
·万元搭“鹊桥”与日本马桶盖
·某些神秘"业主"已经露出狐狸尾巴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对待春节回家这件事,也当如是观之,不能只是从恐归者“我”的角度来看,而更应放在孝的层面、亲情的层面来考量。
辣评(lp)--稿件模板
    不管过去一年里你的心愿有没有实现,不管年味“淡”了还是“浓”了,年总会在那一特定时刻如期而至。
辣评(lp)--稿件模板
    房祖名作为专业演员,“哭”是基本功,眼泪更应该像水龙头一样可以“收放自如”,好歹也应“即兴表演”一番。
观点集粹(gdjc)
该如何反思火车卖货“抱着金鸡不下蛋”?
火车上15元的盒饭为啥买不到?
观点集粹(gdjc)
暂住证变居住证,没了“二等公民”
居住证应成为新型户籍制度的“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