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敬波
网上有个段子说得好,最能挑起矛盾的四个字是什么?是“你瞅啥瞅”;最能平息矛盾的四个字是什么?是“大过年的”。诚然,无论是邻里纠纷还是婆媳矛盾,无论是兄弟阋墙还是夫妻相争,到了春节似乎都烟消云散了;平时冷眼相对的关系在春节期间也会相互和眉善目;路人发生个磕磕碰碰也会相视一笑:大过年的,没事。
“大过年的”除了是亲情、友情的“黏合剂”,也是其他民间纠纷的“缓冲带”。春节期间,大家不但会自觉迎合节日喜庆和睦的氛围,互相表现得谦恭礼让,并且年俗文化中的一些禁忌也抑止了矛盾的产生。大家见面之后一团和气地相互祝福,自然也就避免了“因言生隙”。就连平时对孩子比较严厉的家长,也会遵照年俗,自迈进小年门槛到正月十五,不再打骂孩子。
春节为何能实现“无为而治”?年俗文化既有表层的“物质文化”,比如穿新衣、贴门神所营造的喜庆氛围;还有中层的“制度文化”,比如不得争执、不准讨债等禁忌性规定;更有深层次的“精神文化”,社会公众通过年俗潜移默化形成自我谦抑精神。一句“大过年的”能让矛盾消除于无形,就是因为春节期间非但人们的情绪情感与平时不同,就连遇到问题思维方式都有所不同。
不可否认,当下许多人都感觉到“年味”越来越淡了,这主要是由于物质文化层面的因素所引起。当年,一根红头绳都会让杨白老劳的女儿“欢天喜地过大年”,如今新衣可以天天穿、丰盛饭菜可以天天吃,大家对年的“期待感”弱了。但是我们不能因为物质层面的因素,让年俗中的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传承受到影响。特别是随着当今生活压力的增大,一些人因为婚姻、职业、房子、生活不理想而产生的“恐归”现象,越到过年,越有焦虑感,越有自卑心,这是不正常的社会文化对于年俗文化的逆袭。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后的当下,我们不但要倡导人们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让年俗文化中饮食文化、风俗文化得以继承,让大家过出年味、过出喜庆,更要将“大过年的”这四个字之中所蕴含的谦抑精神、和谐文化、思维方式继承和发扬下去,让“大过年的”体现出国人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让“大过年的”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大行其道。
相关链接:
漫谈春节系列① 年味”是什么?
漫谈春节系列② 让“恐归”挡住尽孝的路
漫谈春节系列③ 味都去哪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