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观点集粹 正文
争论地铁“禁拍”要少些情绪多些理性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03-19 10:43:02   稿源: 京华时报

地铁“禁拍”事关公共安全和公众隐私。而大多数城市地铁同时还承担着人防功能。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人防设施有保密要求。

地铁站里能否拍照的争议由来已久,近年来北京、上海等城市地铁站内乘客拍照被工作人员劝阻的事件时有发生。北京地铁日前通过官微发起“地铁内是否可以拍照”的调查。其中,75%以上的乘客认为,应该允许乘客在不影响地铁运营的前提下自由拍照。

物质在丰富,技术在进步,公众意识、社会形态也会随之调适。地铁拍照争议由来已久,但是波澜不惊,为什么今天这么多人感兴趣?想想手机拍摄、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发展之迅猛以及普及程度,就不难想象公众对地铁拍照话题之关注。别说地铁“禁拍”许多人不接受,哪怕在一些明文禁止拍照的博物馆、展览馆,“任性”的拍摄者亦屡见不鲜。

地铁“禁拍”,和许多公共政策一样,利弊皆现。反对者可以“一二三四”提出一长串理由,但是“禁拍”就站不住脚吗?地铁“禁拍”对公众有害而无益吗?当然不是。在我看来,地铁“禁拍”事关公共意识、法律意识。公共意识议题,涵盖两重意境:一是公共安全,二是公众隐私。经常坐地铁的人都知道,国内城市地铁几乎都处于超负荷运转,大多数时间都处于拥挤状态,此时“自拍控”还摆拍,无疑会影响人流疏散,影响公共安全。在一些没有屏蔽门的上车口,或对着开过来的车头使用闪光灯拍照,更加危险。

公众隐私也是一个问题,随着自拍与社交网络的勃兴,越来越多的人将自己或他人照片传上网,与朋友、网友分享。但是,无论社交网络如何流行,尊重他人隐私权这个原则需恪守。随便将他人拍下来传上网,作为拍照者、上传者,觉得没啥大不了,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当你成为被拍照上传的对象,而且照片对你不利,你还会如此宽容吗?譬如,网上出现过所谓“地铁咸猪手”——男士“猥亵”女孩的照片,调查后事实是这样吗?不一定。一张照片未必能提供还原真相的所有信息,但对当事人来说无疑是一种伤害,属于侵权行为。国外一些城市地铁“禁拍”,大多基于这种考量。

容易被忽略的就是法规意识。而大多数城市地铁不仅属于乘客运输系统,同时还承担着人防功能。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人防设施有保密要求,公众不能随便拍照,更不能泄露相关信息。国家安全与公民息息相关,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就是维护自身的安全。

从个人角度,不在地铁里拍照很难吗?应该不是。反而,拿着手机不停摆POSE自拍显得有点傻,令人侧目。当然,管理者也要对地铁“禁拍”做些工作,包括给乘客一个醒目的、明确的指引,让乘客知情;对拍照行为多作劝阻、引导,帮助乘客养成习惯等等。

 

连海平

编辑: 沈媛仪
 
派出所化缘真是小事情吗?
·葡萄镇书记为何对记者恨之入骨?
·19天建成的"楼快快"其实是先行者
·大病医保全覆盖要跨越三大障碍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建设“书香社会”当从“全民阅读”开始,而“全民阅读”则首先要从孩子抓起,因为他们决定了国家、民族的未来。
辣评(lp)--稿件模板
    发达的县市与欠发达的县市之间,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很可能出现有的地方大病医保吃不饱,而有的地方可能会吃不了。
辣评(lp)--稿件模板
    为了追逐高额利润,堂堂两大国企,竟全然不顾行业道德与自身所应肩负的社会责任,而甘做骚扰及诈骗电话的幕后推手。
观点集粹(gdjc)
提升护理质量,不只是解决“态度”问题
护士没耐心,话分两头说
观点集粹(gdjc)
媚权恶俗不治 就不怕教坏孩子?
何必对“学生冒雨领导打伞”不依不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