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焦点话题 正文
喝洗厕水是食“外”不化地机械照搬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03-30 14:03:22   稿源: 红网

“太恶心了,去实习的工厂居然要我们打扫厕所,还要求我们喝厕所的水。”日前网友“lapluie”爆料称,自己在江苏常州实习的大喜来食品有限公司在入职培训时,居然要员工喝下自己洗的厕所水,她表示对此不能接受。而企业则表示,只是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培养,并没有强制员工真的喝下去。(3月29日《西安晚报》)

学生到校企合作企业进行一周入职培训,企业不但安排学生打扫厕所,还要求把洗厕所的水喝下去,的确让人匪夷所思。如果说前者还有那么一点培养劳动观念的理由,那么后者,纯粹涉嫌食“外”不化机械照搬,缺乏对学生起码的尊重。

喝洗厕水的故事,在日本早有发生,主角野田圣子曾是小渊内阁“部级大员”。当年,她还在大学读书的时候,曾经利用假期到东京帝国饭店打工,而冲洗厕所是她得到的首份工作。像许多人那样,她第一次将手伸进马桶时差点吐了出来。于是,圣子讨厌这份工作,干起来马马虎虎。有一天,一位与圣子一起工作的前辈,在抹完马桶后居然伸手盛了一杯,在圣子面前一饮而尽。这个异乎寻常的举动,让圣子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毕业后,她成了这家公司最为优秀的员工,尔后又步入政坛,成为内阁邮政大臣。

在中国,也不乏类似如此做法的企业。比如几年前南京一家企业老总,在新员工进公司后亲自培训,直到员工敢于喝下一杯自己洗干净的马桶中的水才算过关。上述常州大喜来公司也是如此这般,他们是否效仿日本,这个不得而知,但这种做法本身,欠缺周到的考虑。

首先,忽视人的心理感受。人喝水,不仅要求水质干净,符合可以饮用的标准,而且要有合适的器具。在材质各异造型独特的各式茶具中,马桶绝对不会成为饮水的用具。要说文化,这就是中国文化,世界文化恐也如此。何以一家企业,会有这般奇葩的文化呢?

其次,上面说了,冲厕水和饮用水标准不同。如今许多城市,都在使用“再生水”,即经过一定方式处理达到一定指标而可循环利用的“中水”,中水就可用来冲洗厕所。随便饮用洗厕水,万一是再生废水怎么办?何况,自来水都要加热煮沸才能饮用,谁能保证直接饮用洗厕水,不会有跑肚拉稀的后果?

回到圣子喝冲厕水的故事,人家完全是前辈清洁工一个临场突发的示范,并不是培训科目,也不是强制行为。把此列入培训程序,视作企业文化,反倒是对文化的亵渎,反倒是对员工的冒犯。大喜来公司负责人说其中可能存在误会,并非“强制”,可见即便有这个要求,也是上不了台面的东西。以此为理由拒绝学生实习,更是有失公认的理性。

文/雷钟哲

编辑: 沈媛仪
 
监督者“嫖娼” 莫以私德否定公义
·“地球一小时”别成娱乐盛宴
·公务员跳槽并非正常的人才流动
·“是胸就要遮”思维要不得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市领导担任河长,对后继者是深刻的昭示。实行河长制是一个创举,光荣受命的不是哪个人,而是一座城市和一个时代。
辣评(lp)--稿件模板
    让强奸罪无论致害人还是受害人都实现“性别中立”,不仅是男性权利的胜利,也是男女平等的又一体现。
辣评(lp)--稿件模板
    世上没有后悔药。因捏造事实、传播谣言所产生的后果,该男子怕是要独自承受。
观点集粹(gdjc)
世风日下才有了“装疯骂傻”
拍占道车被骂“书呆子”具有警示意义
观点集粹(gdjc)
中国人民大学的8天春假,叫人记起“从前慢”
大学“春假”到底是谁的“特殊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