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网站毕业季近日公布的就业调查统计显示,截至目前,仍有50.9%的大学生未收到用人单位的就业通知。就业压力不小,大学生们对待遇的期望却不低,在全国调查中,超过四成人对月薪的期望是8000元-10000元。(4月1日《重庆商报》)
十年寒窗苦读,一朝进入社会拼搏。在空间置换的过程中,大学生完成了角色转换。从前的教育投入,现在也到了有所收获的季节。在这个时候,你要问他们对于待遇的期望,那肯定是不存在“天花板”。毕竟,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当然,网站毕业季的调查统计是一回事,在人才市场又是一回事。大众总会想当然地把大学生对于待遇过高看成是眼高于顶,更有份莫名为其担心的焦虑。其实,大学生并非是在象牙塔里进行绝缘式的汲取知识,在互联网时代的传媒语境下,他们早就对“史上最难就业季”等字眼产生了“免疫力”。
这种免疫力,是一种心态上的荣辱不惊。同时,也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和能力在哪里。在一场招聘会上,面试官提到是否愿意长年驻外,是否能够在工作中承受较大压力,是否能适应经常加班,是否能长期从事枯燥、重复、单一的工作等一系列“难题”时,学生们都表达了“照单全收”的看法和态度。要在收入优渥的职场中硬插一脚显然不太现实,但大学生们多少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单身、年轻、健康,甚至是公司内部的零脸熟率,都可以是打拼未来的跳板。把目标放在若干年后,那月薪八千恐怕也不是梦。
从情感角度来说,让大学生主动降低对薪酬身价的期许,是件很残忍的事情。而用市场的角度来说,让它起到资源配置决定性的作用,就可以完成大学生价值观的自然升级换代。所以,没必要对大学生渴望高薪泼一盆冷水。因为,即便再用“苦练内功,多实践,多锻炼,才能使自己具备拿高薪的实力”的苦口婆心来教导,还不如他们在人才市场上碰到的一鼻子灰来得立竿见影。道理谁都懂,蛋糕也谁都想吃,而在这个过程中,画饼充饥或是闭门造车,都不是最好的方法。为大学生做好职场指南的同时,还是“扶上马,走一程”为好。
如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春风劲吹。依托着国家顶层设计,各地基层纷纷出台了对大学生就业的扶持行动,譬如成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上海政府鼓励大学生创业,最高可享7万贴息贷款等等。这并非是一种小概率事件,也不是一阵风,毕竟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考验政府和民众的重大关切。而国家也需要从这个群体中提炼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动力。90后大学生们也别觉得经济下行压力太大,会稀释掉自己毕业后的“钱途”。从谷底走出来,才会感受到人生向上的原动力。
文/谢伟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