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焦点话题 正文
医疗调价不能在总体平衡的幌子下明降暗升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04-03 09:22:33   稿源: 红网

3月25日,《重庆市医疗服务项目价格(2014年版)》正式实施,对六大类项目价格进行结构调整。该调价实施以来,部分患者表示加重了医药负担。昨日,重庆市卫计委、市物价局喊停实施了7天的医疗调价。并表示,于4月1日起调整信息系统,尽快恢复调整前医疗服务项目收费结算系统。4月2日至18日,各医疗机构退还新旧版本差价中患者多支付的费用;对调减项目少收的费用,由医院记账处理。(4月2日《新京报》)

据称,重庆市这次医疗调价的初衷是调低CT、核磁共振等大型检查项目的检查检验费,以控制过度检查、检验类项目费用不合理增长,减轻患者不合理的医疗费用负担;同时,适当调高诊查、护理、治疗、手术、中医特色服务等体现医疗服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以助推医疗服务事业发展。

至于这次医疗调价是否会增加群众就医负担,重庆市物价局是以市卫计委提供的财务数据和2012年度六大类项目收入结构数据来进行测算的,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医疗服务总收入增减余额为-171万元。据此,他们认为,价格结构调整总体上没有增加患者医疗费用负担。

从表象上看,无论是市卫计委的初衷,还是市物价局的测算,都无懈可击。那么,为什么仅仅出台7天的医疗调价会出现如此强烈的反响?其中的缘由何在?

从调价的范围来看,这次涉及的7886个医疗服务项目中,降价类项目1309项,提价类项目涉6577项,后者是前者的近5倍。这个数据说明,这次调价的重心侧重在调高医院方认为价格偏低的医疗服务项目方面。

尤为关键的是,这次虽然调减了很多大型检测项目,而且由于覆盖人群广泛,总体上对于遏制医院过度检查,还是大有裨益的。但对于单个患者来说,这些检测毕竟是偶然为之的,一定程度上的调高调低不会有太过强烈的感受。但这次调升的项目就不同了。不少需要患者长期持续的医疗服务项目位于调高之列,譬如,需要做大量产检的孕妇,普通产科挂号费由9元上涨到21元,常规彩超检查由190元左右上涨到330元;尿毒病患者几乎每天都要进行的透析化疗费用增加幅度较大,更是难以承受。这些调增的项目,虽然对整个数据系统影响不大,但对于单个患者来说,那就近似于“晴天霹雳”了。

笔者认为,这次重庆市医疗调价,之所以在推行7天后叫停,其主要原因在于,过多的考虑了医院方的诉求,而没有设身处地地顾及众多患者尤其是需长期治疗、经济负担重的特殊患者的利益。再说直白一点,这次医疗调价,给患者最大的感受,就是有在总体平衡的幌子下明降暗升之嫌。

在刚刚闭幕不久的人大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破除以药补医,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通过医保支付等方式平衡费用,努力减轻群众负担”的要求,这是医疗改革必须遵循的原则。好在重庆市卫计委还算是顺应民意,及时刹车。笔者认为,此次重庆对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从调整到回调,说明通过行政手段调整医疗价格时,一定要顾及民意,这是医疗改革能否顺利实施最为关键的一点。

文/徐甫祥

编辑: 沈媛仪
 
清明时节,以“向死而生”祭奠
·老王相中的7组长凭啥震慑蝇虎
·官员自杀,真相不能“抑郁”
·小米们的志向,不妨更高一点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良好的信用,是最好的抵押物。宁波地税此举,也为我市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范本。
辣评(lp)--稿件模板
    对自闭症患者,我们不仅要让娃娃回归人群,更要让成人回归社会;不只关爱他们一阵子,更要关注他们一辈子。
辣评(lp)--稿件模板
    一言以蔽之,唯有从医院、医生、医药、医保及财政多方面攻克“公”字难题,才能破除公立医院逐利体制,体现公益性。
观点集粹(gdjc)
不妨将月薪8000+的期待看做大学生在致青春
八千一万,不如脚踏实地地干
观点集粹(gdjc)
“被动的受贿”为何不能主动地拒绝?
“被动受贿”并非愚人节玩笑